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程序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主要以行政调解为基本手段。根据《劳动法》和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当事人首先应协商解决争议。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申请协调处理。双方需派代表参与协调,劳动行政部门应组织各方代表共同进行处理。处理期限为30天,可延长15天。若协调不成,当事人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何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因订立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这一规定明确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有两个途径或者说是两条渠道。首先是争议双方要协商解决。如果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结束争执时,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可以说,我国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是以行政调解为基本手段。
根据劳动部1994年12月所发《集体合同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①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②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各选派代表3至10名,并指定1名首席代表参加。③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时,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的代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共同进行。④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争议复杂或遇影响处理的其他客观原因需要延期时,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有两个途径。首先是双方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协调处理。根据劳动部1994年12月发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申请协调处理时,双方各选派代表参与,并在30天内结束处理。如处理不满意,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我国在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时,以协商、协调和仲裁为基本程序,保障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八条 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哪些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查看全文

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的日常工作。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一)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二)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仲裁委员会会组成仲裁庭,在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处理好劳动争议;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各当事人,但是延长的审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样吗

法律分析:确认劳动关系需进行劳动仲裁。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对劳动关系法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两种选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上诉二审法院,这个方法为下策,一审不认可的劳动关系,二审估计也是一样,一...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样吗

法律分析:确认劳动关系需进行劳动仲裁。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民法院对劳动关系法律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两种选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上诉二审法院,这个方法为下策,一审不认可的劳动关系,二审估计也是一样,一...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处理劳动仲裁程序

法律分析:争议仲裁院处理劳动仲裁程序:(1)当事人申请。(2)审查受理。(3)仲裁前的准备。(4)仲裁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查看全文

天津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处理办法

天津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成立,提供绿色通道和帮扶措施,加快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保护困难职工的权益。劳动争议包括解雇、工资、保险等问题。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通过仲裁法解决。...查看全文

天津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天津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农民工和边远地区的案件。为低保户、失业人员等提供法律援助和减免仲裁费等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能够进行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包括解雇、工资、工伤等问题。当事人可协商解决,也...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1.向有管辖全的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网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设区的市的仲裁委员会和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争议程序?

律师分析: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争议程序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争议程序

法律分析: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律师分析: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查看全文

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区别

1.解决争议范围不同。仲裁委员会在于解决经济合同纠纷和其它财产权益纠纷。劳动仲裁则在于解决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争议、开除、除名、辞退、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纠纷。     ...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职责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对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的聘任、解聘;受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出的劳动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以及监督仲裁活动。     &nb...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性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是时间多久1、劳动仲裁委员会全称应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机构,一般由县级以上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管。 2、其具体办事机构是劳动(人事)争议...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1、市级实施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2、市直属事业单位及市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 3、军队师级及以下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驻宁解放军部队...查看全文

发生劳动争议应向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实行基于领土的管辖原则。县、市、市辖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此,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向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的区别

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有哪些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如下:1、管理机构不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其监督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法官是同级的国家公务员,而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仲裁委的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仲裁委员会的区别

1.解决争议范围不同。仲裁委员会在于解决经济合同纠纷和其它财产权益纠纷。劳动仲裁则在于解决劳动争议,如劳动合同争议、开除、除名、辞退、工资、福利、劳动保险等纠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