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的执行与起诉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约定仲裁不可起诉,仲裁协议无效除外。仲裁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适用于各种民事纠纷,如买卖、建筑工程、知识产权、保险、借贷、合资等。仲裁协议应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否则无效。
一、约定仲裁可以起诉吗
1,约定仲裁不可以起诉。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五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第十八条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均可以申请仲裁。涉及:货物买卖及商品房买卖、建筑工程及安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及供用水、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建筑工程、知识产权纠纷、保险、国际贸易、银行借贷及民间借款、联营及合伙、承包、土地使用权转让及抵押、广告发布、相邻关系、房屋拆迁、技术合同纠纷案、产品责任、合资、合作等纠纷以及其他民事财产权益纠纷。
延伸阅读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和法律程序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和法律程序是指在仲裁过程中达成的裁决如何在实际执行中得到强制执行,并且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当一方未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求强制执行,以确保裁决的有效性和效力。在强制执行过程中,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申请执行的程序、执行裁决的方式和程序、执行费用的承担等。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和法律程序旨在保障仲裁制度的权威性和可行性,确保裁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一旦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就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仲裁协议本身无效。仲裁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和法律程序是确保仲裁制度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仲裁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了公正、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仲裁的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188条和198条。...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执行问题

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按期履行。如一方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企业拒不执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处以罚款,单位主...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问题

劳动仲裁后两年内可申请强制执行,计算期限根据仲裁裁决规定履行期间或裁决书生效之日。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中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上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作出后不能再向法院起诉,但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裁决存在特定情形时,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重新仲裁或起诉。因此,当事人可根据法定程序申请撤销仲裁结果,并根据双方达成的新仲...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执行问题:应对策略与建议

劳动仲裁判决未执行,可依民事诉讼法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应按法律执行。...查看全文

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区别在于提出请求的当事人、期限、管辖法院、法定理由和法律程序不同。对裁决不服的当事人不能撤销仲裁裁决,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裁决超出仲裁协议范围、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等情况...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执行?

律师分析: 仲裁裁决执行是指当仲裁一方当事人不能自觉履行仲裁裁决要求其承担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执行仲裁裁决,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仲裁裁决所确定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复议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无法申请复议,但案外人可以申请复议。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包括: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裁决事项超出仲裁协议范围、仲裁程序违法、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仲裁员违法行为等。如...查看全文

仲裁撤诉与退费问题

仲裁申请撤回前退费,仲裁庭组成后酌情退部分费用。申请撤诉需满足条件:书面或口头申请、由申诉人提出、目的正当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权益、在裁决前提出。...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执行范围

我国有两个专门处理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前者处理外国人之间或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经济贸易争议,后者处理与航运和海事相关的争议。然而,如果仲裁决定可能影响社会公众利益,法院可能不执...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

仲裁裁决生效后,劳动仲裁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商事仲裁应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中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的执行,当事人应按规定期限履行调解书、裁决书。逾期不履行的一方,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不服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在十五日内提起诉讼,否则裁决书生效。第五十一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起诉后法律效力问题

劳动仲裁裁决可起诉到法院,法院会进行调解或判决,达成调解不得上诉。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至二审法院,再审一般不停止原判决执行。当事人应履行调解书、裁决书,如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15天内可起诉,用人单位30天内可申请撤销裁决。...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如何执行?

劳动仲裁一般在45天内完成,可延长15天。裁决书生效后,申请人可执行裁决书,单位拒绝支付可强制执行。申请劳动仲裁需递交申请书及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组成仲裁庭。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未提交不影响程序。仲裁公开进行,调解不...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如何执行?

仲裁有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之分。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分别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执行。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相应的义...查看全文

申请行政复议解决不服仲裁裁决的问题

仲裁裁决不可申请行政复议,应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仲裁裁决可申请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不予执行情形包括无仲裁条款、超出仲裁范围、程序违法等;撤销情形包括无仲裁协议、超出仲裁范围、程序违法等。申请撤销仲裁只救济程序错误,申请不予执行可救...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后能再行起诉吗?

仲裁裁决后能否再起诉取决于具体情况。劳动争议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后15日内向法院起诉,而其他纠纷则不可再起诉。仲裁裁决的作出方式有独任仲裁庭和合议仲裁庭,前者由仲裁员一人决定,后者由多名仲裁员共同决定。仲裁裁决书在收到后15日内未起...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诉讼中的撤诉与再次起诉问题

劳动仲裁案件撤诉后不能再次起诉,除非劳动者自行撤回申请或被视为撤诉。劳动仲裁开庭前需准备充分,包括收集证据、核查材料、判断法律成立性、预先考虑调解方案等。若需要证人出庭作证,应提前向仲裁机构提交相关信息。确保遵守开庭通知要求,避免...查看全文

仲裁调解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仲裁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与仲裁裁决书效力相同。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后,调解书送达并签收后即生效。如一方不履行,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撤销调解书的情况包括无仲裁协议、超出仲裁范围、程序错误、伪造证据、隐瞒证据、仲裁员违...查看全文

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

法律分析:1、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2)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