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复议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无法申请复议,但案外人可以申请复议。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包括: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裁决事项超出仲裁协议范围、仲裁程序违法、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仲裁员违法行为等。如果法院认定执行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将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不予执行后,当事人可以重新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起诉。
一、驳回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能否复议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裁决不服的,如果是当事人申请的,对裁决不能申请复议,如果是案外人申请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驳回或者不予受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后,当事人对该裁定提出执行异议或者申请复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基于案外人申请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或者不予受理案外人提出的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仲裁调解书申请,案外人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什么情况法院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5、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7、涉外仲裁中,被申请执行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8、涉外仲裁中,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告无效,当事人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驳回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然而,如果是案外人提出的申请,当事人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此外,人民法院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达成书面仲裁协议、裁决事项超出仲裁协议范围、违反法定程序、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员存在不当行为等。对于被认定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决,人民法院也可能裁定不予执行。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裁决即告无效,当事人可以重新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仲裁的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的,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188条和198条。...查看全文

申请行政复议解决不服仲裁裁决的问题

仲裁裁决不可申请行政复议,应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仲裁裁决可申请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不予执行情形包括无仲裁条款、超出仲裁范围、程序违法等;撤销情形包括无仲裁协议、超出仲裁范围、程序违法等。申请撤销仲裁只救济程序错误,申请不予执行可救...查看全文

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撤销仲裁裁决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区别在于提出请求的当事人、期限、管辖法院、法定理由和法律程序不同。对裁决不服的当事人不能撤销仲裁裁决,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裁决超出仲裁协议范围、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行为不当等情况...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理由?

律师分析: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5、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执行问题

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按期履行。如一方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企业拒不执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处以罚款,单位主...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如何不予执行

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仲裁员在仲...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如何不予执行

法律解析: 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如何不予执行?

律师分析: 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起诉问题

约定仲裁不可起诉,仲裁协议无效除外。仲裁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适用于各种民事纠纷,如买卖、建筑工程、知识产权、保险、借贷、合资等。仲裁协议应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否则...查看全文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开庭吗

法律分析: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由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是需要组成合议庭审查的。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仲裁裁决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查看全文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开庭吗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如果被申请人提供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特定情形,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缺乏仲裁条款或书面仲裁协议、裁决超出仲裁协议范围、仲裁...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问题

劳动仲裁后两年内可申请强制执行,计算期限根据仲裁裁决规定履行期间或裁决书生效之日。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中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查看全文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是,根据《仲裁法》规定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形:1、没有仲裁协议的;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查看全文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当事人未订立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或者仲裁庭的组成违法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法定情形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查看全文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时间

一、当事人请求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什么时候提出 1、在执行仲裁裁决的民事纠纷中,当事人请求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公证债权文书的,应当在执行终结前向执行法院提出。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查看全文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是,根据《仲裁法》规定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形:1、没有仲裁协议的;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执行规定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仲裁裁决的执行规定和撤销程序: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无仲裁条款、超出仲裁协议范围、程序违法、证据不足、法律错误等。撤销仲裁裁决需提出申请、法院受理、组成合议庭、裁定期限内作出裁定。在仲裁实务中,当事人应在6个月内提出撤销申请,...查看全文

如何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被裁决双方身份信息、申请不予执行事项、申请不予执行事项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据证明仲裁裁决符合不予执行条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申请人...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后怎么办

法律分析: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