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自首能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是不可能完全免除处罚的,但可以通过减轻处罚来降低其刑罚。只有在犯罪情节较轻、个人主观恶性小的情况下,才能被免除部分或全部的刑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相关机构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然而,犯罪嫌疑人自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免除对其所犯罪行的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是不可能完全免除处罚的,但可以通过减轻处罚来降低其刑罚。只有在犯罪情节较轻、个人主观恶性小的情况下,才能被免除部分或全部的刑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相关机构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然而,犯罪嫌疑人自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免除对其所犯罪行的处罚。
一、故意杀人自首会判多少年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自动投案是指什么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或者虽然被发现。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说明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自首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自首的认定标准是:
1、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视为自首。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自首情节,但若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减轻处罚。
结语:自首是犯罪分子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免除处罚。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是不可能完全免除处罚的,但可以通过减轻处罚来降低其刑罚。只有在犯罪情节较轻、个人主观恶性小的情况下,才能被免除部分或全部的刑罚。犯罪嫌疑人自首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免除对其所犯罪行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赌自首会带来哪些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涉嫌赌博的行为,提供赌博条件或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供述能否带来刑罚的宽减?

自首情节可以被视为减刑的考虑因素。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但减刑适用对象条件需满足法定的条件。减刑可以缩短自由刑的执行期限,适用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他刑罚执行中,也存在减...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被抓后还能自首吗

犯罪嫌疑人只要自动投案、交代罪行或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即可被认为是自首,不必等司法机关发觉罪行。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罚。...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是否能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首可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罪行,可被视为自首。自首的犯罪分子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符合自首情节,...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的相关法律规定

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发觉犯罪前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以视为自动投案。自动投案可减轻刑罚。具体减刑幅度...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是否能随时自首

犯罪嫌疑人不能随时自首。在没有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的,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查看全文

派出所多次传唤犯罪嫌疑人不去,会带来哪些后果?

本文讲述了在涉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且法律规定允许强制传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强制传唤。在传唤时,公安机关可以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但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时,可以强制传唤。同时,传唤时需要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查看全文

抓到犯罪嫌疑人后,他是否还能自首?

犯罪嫌疑人被抓后也可以自首,但需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如实供述已掌握的罪行只能认定为坦白,不算自首。自首的罪犯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较轻罪可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有可能自首吗

犯罪嫌疑人被抓后是还有自首机会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一共有两种情况。一是,未被抓获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另外一种则是针对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查看全文

涉嫌酒驾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醉驾不起诉不算刑事犯罪,公诉需满足条件。定罪证据要符合要求。醉驾情节轻微有多种认定标准。人民法院可作出无罪判决。检察院应依法审查起诉,可复议不起诉决定。...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盗窃罪判刑根据偷盗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确定。偷盗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的法律后果

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减轻处罚。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认罚但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则应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轻处罚。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时,一般应提出确定刑量刑的建议。...查看全文

自首对象:犯罪嫌疑人可以向哪些单位和个人自首?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以下单位或个人投案自首: 一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二是其所在单位; 三是城乡基层组织; 四是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犯罪后可以向哪些单位和哪些人自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哪些单位和个人自首

法律分析:犯罪嫌疑人可以向下列单位和个人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发觉犯罪前向上述单位投案的,视为自动投案。法律依据:《《最高...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自首?

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动机。无论是犯罪分子自愿悔罪自首,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者通过信电投案等方式,都属于投案自首,无论动机如何。但被公安机关、群众围攻、走投无路时当场投案,以及经司法机关传讯、采取强制措施归案的,都不属于自动投案。...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如何处罚

犯罪嫌疑人自首可以适当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目前自首的处罚主要是这样的: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应当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考虑自首的具体情况。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直接进看守所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嫌疑人会选择向公安机关自首。公安机关会对自首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有必要先行拘留,则会进行拘留并将其送往看守所羁押。...查看全文

被抓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还能自首?

犯罪嫌疑人在被抓捕后,可以自首并交代与本案无关的其他犯罪事实,以减轻刑罚。例如,即使被捕是因为杀人,但嫌疑人在供述中主动承认多年前的拐卖儿童行为,并提供相关线索,也可被视为自首,从而在判决时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能减轻多少刑期?

犯罪嫌疑人自首能减轻刑期,根据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程度和悔罪表现等情况,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不予从宽处罚。当庭自愿认罪者可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自首行为包括主动报案、等待抓捕并...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自首能减刑多少时间?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自首者可获轻或减轻处罚,较轻者可免罚。被采取强制措施、被告人和服刑者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