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写了遗嘱还有居住权吗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遗嘱设立居住权时,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不受遗嘱影响;遗嘱不履行不违法,但有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履行义务,否则可取消其接受遗产的权利。公民可依法定立遗嘱处分财产,指定遗嘱执行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按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办理。
一、民法典中写了遗嘱还有居住权吗
民法典规定,遗嘱如果设立了居住权的,当事人享有居住权。如果房屋本身设立了居住权的,在居住权期限内,订立遗嘱不影响居住权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的定义】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居住权合同】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七十条【居住权的消灭】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百七十一条【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二、不履行遗嘱违法吗
不履行遗嘱不违法,遗嘱所产生的权利,是公民基于遗嘱继承取得遗产的权利或者是基于遗嘱获得受遗赠权。如果遗嘱继承或者遗赠是附有义务的,那么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当然,既然是权利,公民是可以选择放弃的。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如果是遗赠,那么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可以依法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中确实写了关于遗嘱和居住权的相关内容。遗嘱设立居住权时,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可以按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同时,房屋本身设立的居住权在居住权期限内,订立遗嘱不会影响居住权的效力。此外,遗嘱的权利是公民基于遗嘱继承或者受遗赠获得的权利,不履行遗嘱并不违法。如果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遗产的权利。公民可以根据法定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遗嘱中能否约定居住权

民法典规定,遗嘱可以约定居住权,包括居住权期限、房屋位置等内容。遗嘱的内容应包括遗嘱人的个人信息、财产分配、继承人、遗赠人、义务履行等。遗嘱应由遗嘱人、见证人和代书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遗嘱的时间。...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嘱里能否有居住权继承

遗嘱中设定居住权继承存在不确定性,一般不会这样设立遗嘱。不履行遗嘱不违法,但有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履行义务。放弃继承应在遗产处理前表示,放弃受遗赠应在知道后两个月内表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居住权是否可以立遗嘱

法律分析:居住权是不可以立遗嘱的。因为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居住权的设立,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且居住权不可以转让、继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的立遗嘱是否能立居住权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的立遗嘱不能立居住权。居住权是指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以满足生活居住需要的用益物权。法律规定居住权不能转让和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可以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的立遗嘱是否能立居住权

法律解析: 居住权的基础在于所有权,通常由所有权人进行设立,遗嘱中可以约定财产转移的同时约定居住权附着其上,细则上适用居住权设立的相关条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房屋没写定居住权还是产权有效吗

民法典中要求房屋所有权必须登记,没有登记的居住权或产权不具法律效力。居住权人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可以修缮、维护和出租,但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居住权人有保管房屋、承担费用和返还房屋的义务,不得设定抵押或改变结构和用途。...查看全文

遗嘱可以写居住权吗

法律分析:遗嘱可以写居住权。房屋是被继承人所有的,被继承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设立房屋的居住权,设立居住权,也属于遗产处分的一种方式。根据相关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查看全文

遗嘱可以写居住权吗

法律分析: 遗嘱中可以设定居住权,但在遗嘱中设定居住权的效力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一般都不会这样设立遗嘱。一般在遗嘱中的财产都是具体事物的财产,比如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等等可以直观感受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遗嘱可以写居住权吗

遗嘱可以写入房屋居住权,是遗产处分的一种方式。公民可依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指定遗嘱执行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户主有居住权吗

民法典中未明确规定户主的居住权,只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合同约定享有住宅的占有和使用权。房屋产权可通过购买、建设、受赠和抵押等形式取得。购房时需注意合法性和手续完备性,建设时需注意合法性和质量问题,赠予需签订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抵押可...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嘱里能否处置房子的居住权

民法典允许遗嘱中处置房子的居住权,居住权是一种他物权,主体范围限定为特定的自然人,客体为他人的所有的建筑的全部或一部分,期限一般具有为长期性、终身性,无偿性,不可转让性。居住权人只能把所取得的房屋用于生活需要,对房屋的使用只能限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代老人书写遗嘱有效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代老人书写遗嘱是有效的,但是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是所有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的,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遗嘱中可以写放弃继承权吗

法律分析:遗嘱中不可以写放弃继承权。遗嘱是被继承人书写的,从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才开始继承。继承人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声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子女在遗嘱上签字了还有效吗

一、民法典中子女在遗嘱上签字了还有效吗      民法典规定,遗嘱是不需要子女签字的,如果子女在遗嘱上签字,对遗产进行篡改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同居可以遗嘱继承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同居不可以遗嘱继承。双方并不是彼此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不会遵循被继承人的意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是所有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的,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查看全文

立遗嘱有居住权吗?

房屋产权人可以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设立居住权。居住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居住权不得通过遗嘱继承,但可以依照遗嘱取得或者依照合同等法律行为取得。一、如何设立居住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查看全文

遗嘱可以写居住权么

遗嘱可以写居住权,房屋是被继承人所有的,被继承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设立房屋的居住权,设立后居住人有权使用房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查看全文

遗嘱中能约定居住权吗?

根据《民法典》,居住权可通过遗嘱设立,不必以书面形式为条件。居住权无偿设立,需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设立居住权遗嘱为单独遗嘱,需继承人到场确认效力并审查是否发生处分登记。如已转让,居住权人只能要求赔偿。...查看全文

民法典遗嘱怎么写有效?

遗嘱有效必须满足实质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遗嘱人必须有遗嘱能力、遗嘱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须处分遗嘱人个人财产、遗嘱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形式要件包括:公...查看全文

民法典遗嘱怎么写有效

订立遗嘱需成年有行为能力,只能处分个人财产,对无劳动能力继承人保留遗产份额,同时需符合形式要件。如违反规定,遗嘱无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