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企业职工内退有规定吗

律师回答
摘要:内退是指因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工作的职工离开工作岗位回家休养的制度。内退职工与单位仍保持劳动关系,领取生活费而非退休金。只有达到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手续。根据劳动部通知,企业应经职工申请和领导批准,对退休年龄前五年的职工办理内退。对于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企业应积极创造或推荐新岗位,提供转业培训,引导他们进入社会或成为企业内部待岗人员,但不能办理内退。
内退(内部退养)是指职工因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而离开工作生产岗位回家休养或休息的制度。内退(内部退养)职工与单位仍然保持劳动关系。内退(内部退养)职工领取的是生活费而不是退休金,只有内退(内部退养)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才能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劳部【1994】259号)指出:“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职工,应经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企业对在改革中精简下来但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或推荐新的岗位,也可以提供转业培训,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对部分人员可以引向社会或作为企业内部待岗人员,但不能办理“内退”。
延伸阅读
劳动法中的内退政策及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对企业职工内退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的相关条款,企业职工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和程序申请内退。内退政策主要涉及到职工的年龄、工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当为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内退手续。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内退规定,如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无法继续工作的,可以申请内退。总之,劳动法对企业职工内退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职工的权益,确保内退程序的公正和合法性。
结语:内退制度是为了满足年老体弱的职工休养需求而设立的,职工在内退期间仍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与退休不同,内退职工领取的是生活费而非退休金。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才能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内退手续,对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职工,需经本人申请并经企业领导批准。对于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企业应积极创造或推荐新岗位,并提供转业培训。劳动法对职工内退有明确规定,以保障职工权益和内退程序的公正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三条 【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关规定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关规定 《劳动法》没有内退的规定。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是体制改革大潮的产物。企业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更新人员结构或降低人力成本,都得快速减少体制内正式员工的数量,渠道之一便是让他们从企...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法律解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律师分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法律解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是否有规定?

《劳动法》没有内退的规定。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是体制改革大潮的产物。企业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更新人员结构或降低人力成本,都得快速减少体制内正式员工的数量,渠道之一便是让他们从企业内部提前退休。内退只是...查看全文

劳动法内退职工待遇规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在公司工作的话,那么就会有退休的年龄,我们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是有的时候可能会有内退那么累退是什么意思?内退有哪些待遇? 一、内退 “内退”,顾名思义,指“内部退休”,是体制改革大潮的产物...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的基本规定

《劳动法》未对企业内退做出规定,但劳社部发布了相关规定。规定包括:1)企业改制分流时,距退休年龄5年内、符合条件的职工可内部退养,需与职工协商一致;2)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职工,可申请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按规定...查看全文

企业职工内退最新规定

我们知道一般在单位上班的话都会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当职工达到一定的年龄是可以退休的,但是有的人因为身体等原因需要提前退休的,那么,职工怎么样申请内退? 职工怎么样申请内退 一、相关规定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企业辞退员工有什么补偿规定

法律分析:企业辞退员工,属于过失性辞退的,企业不需要赔偿;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的,企业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了不同职工的退休年龄,男职工满60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如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等,退休年龄有所降低,男性为55周岁,女性为45周岁。而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职工,退休年龄为男职工满50周岁...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

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订立集体合同,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无工会的单位由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查看全文

国家对企业内退员工有没有什么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解析: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企业拆迁辞退员工

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第二职业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自请辞职者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时间限定为30日或试用期内的3日,并填写《离职申请单》,经用人单位同意后办理离职手续。...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企业职工的婚丧假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劳动法》对企业职工的婚丧假的规定是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而劳动者本人结婚或者其直系亲属死亡,可由单位酌情给予一到三天的婚丧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员工辞职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中关于辞职的规定:《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查看全文

企业员工内退工资规定?

律师解答: 据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的职工,企业不得执行强制内退进而降低待遇,如本人申请可依照92年的退休办法,按工龄和现有标准工资计算退休待遇(30年及以上95%,20年以上不满30年90%,20年以下15年以上70%,如果是外知可...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标准?

法律解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标准?

法律解析: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

企业内退劳动法有哪些标准?

律师解答: 《劳动法》没有对企业内退进行规定。劳社部曾发布关于内退的一些规定如下:1、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