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是否能查到员工曾经劳动仲裁案件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用人单位是否能查到员工曾经劳动仲裁案件
1,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无法查询。仲裁判决书按规定都是要送达当事双方的。
2,当事人及代理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查阅、复印劳动仲裁案件裁决书。
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第二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案卷查阅制度。对不需要保密的内容,应当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印。第二十四条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五年,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十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保存期满后的案卷,应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处理。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流程
(1)当事人申请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根据《劳动法》的有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当受理。
(2)审查受理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告知申诉人予补充。
(3)仲裁前的准备
①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除,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进行。
②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③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④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4)仲裁审理
①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4日前,将列有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汉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无正当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祈人作缺席裁决。
②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第二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案卷查阅制度。对不需要保密的内容,应当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印。第二十四条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五年,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十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保存期满后的案卷,应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案件用人单位能提反诉吗??

律师分析: 可以的,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后,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仲裁 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案件用人单位能提反诉嘛??

律师解答: 可以的,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后,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仲裁 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案件用人单位能提反诉吗?

律师分析:可以的,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后,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仲裁 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让员工作证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的条件如下: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查看全文

劳务工跟用人单位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查看全文

单位怕员工劳动仲裁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违法,不用怕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法律依据:_x00...查看全文

单位是否会害怕员工申请劳动仲裁

公司不怕员工劳动仲裁。1、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2、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用人单位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的条件如下: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的条件如下: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的条件如下: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的条件如下: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能否因降薪提出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可针对用人单位降薪问题进行申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争议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辞退与离职、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争议。调岗降薪属于劳动报酬等争议,因此可以提出劳动仲裁。提出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申...查看全文

单位可以劳动仲裁员工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调岗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员工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员工携带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等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单位可以劳动仲裁员工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调岗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员工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员工携带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等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单位会怕员工劳动仲裁吗

法律分析: 单位如果没有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则无需害怕员工劳动仲裁,如果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且员工有证据证明,则单位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

律师分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纠纷后,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双方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话,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能否进行经济性裁员?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但是要具有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且要依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即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