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算、审计、审价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律师回答

审价与审计是两个既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行为。

审价是民事法律行为,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核对用以确定最终结算的一种方法。当事人可以委托有审价资质的机构审价,也可以双方协商一致自行确定。审计则是政府行政行为,它以政府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是项目投资的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的监督、评价和再审查,完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受国家行政法的调整。

审价一经审价机构审定或双方当事人认可,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审定的造价是支付的依据,双方当事人不得反悔,同时必须执行,审计结果则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约束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工程决算计价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决算价款不一致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规定,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法律判决的依据。只有在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将审计结论作为判决的依据。

流水与借条不匹配以哪个为准

流水与借条不匹配,可能以借条为准,也有可能以流水为准。在纠纷发生之后,不管是主张对方偿还借条上的金额,还是转账流水显示的金额,都需要拿出其他能佐证自己观点的证据。

借条中同时约定逾期利率、违约金、律师费或者其他费用,如何处理

同时约定逾期利率、违约金、律师费或其他费用的,出借人既可以选择性主张,也可同时主张,但是总计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借条、欠条,谁“效力”大

实践中有人认为借条的效力要大于欠条的效力,主要就是基于以下原因:

当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法院起诉主张债权时,光凭欠条本身可能不能直接得出原告所想证明的结果。原告为了确保胜诉,往往还会进一步举证以说明其所主张的事实经过的存在。

而借条一般是由特定的借款的事实所形成,反映了当事人双方特定的借款法律关系,通过借条本身往往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具体法律关系和事实,原告一般无需再过多解释具体的法律关系,只需简单的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

被继承人所欠税款、债务,继承人是否有清偿的义务

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需要偿还被继承人所欠债务、税款。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协商一致原则是什么,协商的特点和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合同中约定的有关事项,都必须经过协商并达成一致。协商一致是平等自愿原则的体现和深化,只有通过协商达到一致,才能体现出平等自愿的结果。协商一致的原则关键在一致,协商是手段、是过程,一致是目的。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决算、审计、审价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法律分析:决算、审计、审价不一致一般以决算为准。承发包双方已经对工程进行决算并已签字确认的,应作为双方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审计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一方不再委托审价、再委托审价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同意签字的不能对抗...查看全文

决算、审计、审价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律师分析: 决算、审计、审价不一致一般以决算为准。承发包双方已经对工程进行决算并已签字确认的,应作为双方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审计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一方不再委托审价、再委托审价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同意签字的不能对抗原审价...查看全文

决算与审计、审价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为准?

审价与审计是两个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概念,分别适用于民事和行政领域。审价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确定最终结算的方法;审计是政府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行政行为。审价结果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审计结果对被审...查看全文

合同和招标文件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和深度对整个招标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律师解析认为在合同中未约定或不明确的部分,可以参照招标文件进行解释。招标文件是招标工程建设的大纲,为建设单位提供实施工程建设的工作依据,也为投标单位提供参与投标所需的一切情况。...查看全文

合同中名称和盖章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合同中公司名称与盖章名称不一致时,以盖章的公司为准,因为其表示了对合同约定的认可。若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更改了名称,只要主体一致,权利义务仍由变更后的公司承担。...查看全文

财务决算、审计和审价三者之间如何权衡?

审价与审计是两个既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法律概念,审价是民事法律行为,用于确定工程造价;审计是政府行政行为,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审价具有法律约束力,决定支付依据,不可反悔;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约束力。...查看全文

合同前后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法律分析:合同作为对当事人各方都非常重要的一项法律文件,在内容上必须讲求逻辑严谨、前后一致,不能前后内容相互矛盾不一、主合同内容和附件内容相互抵触冲突。如果存在合同内容的前后不一致情形,一旦产生纠纷,就会让人无所适从。...查看全文

合同前后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法律分析:合同作为对当事人各方都非常重要的一项法律文件,在内容上必须讲求逻辑严谨、前后一致,不能前后内容相互矛盾不一、主合同内容和附件内容相互抵触冲突。如果存在合同内容的前后不一致情形,一旦产生纠纷,就会让人无所适从。...查看全文

离职时间的计算以哪个时间为准?

对于离职时间,以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为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非试用期)无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这30日式用人单位的权利,即用人单位可以放弃或减少,但是,不能超过30日。如果用人单位内部...查看全文

结算审计时间标准?

律师解答: 1 、500万元以下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20天。2 、500万元-2000万元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之日起30天。3、 2000万元-5000万元 从接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二审认为应当判决离婚法院应如何处理

【法律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5条规定:“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查看全文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规定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不一致时,应根据情况进行适用。如果章程违反了公司法强制性规定,则应以公司法为准;如果章程仅改变了公司法的任意性规定,则应以章程约定为准。...查看全文

当投标文件与合同内容不一致时,应以哪个为准?

招标文件与备案合同不一致时,应以招标投标文件订立的合同为准,不得再订立违背合同的其他协议。备案施工合同与未备案施工合同的冲突,要根据合同签订时间和是否需要招投标程序来确定。...查看全文

投标文件与合同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招标文件与备案合同不一致的情况,在依据招标投标文件订立合同(一般此合同为本案合同)后,不得再行订立违背合同的其他协议。此时合同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以合同为准。如果指的是备案施工合同与未备案施工合同的冲突,要根据合同签订时间...查看全文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按照哪些标准办理?

律师解答: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通过检查、查询、监督盘点、发函询证等方法实施审计;(二)通过收集原件、原物或者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三)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作出记录,或者要求被审计...查看全文

一审审判不服二审应在哪里审

一审审判不服二审应该在以下地方审理:      1、一审是基层法院审理,二审应该在中级法院审理;    &nb...查看全文

档案中年龄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律师分析: 在个人档案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信息。在正式建档时,档案管理员会按照申请人提供的证件上的年龄信息进行登记并归档。对于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来说,其年龄信息一般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因此档案中的年龄通常以这些证件上的年龄为准...查看全文

档案中年龄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律师解答: 在个人档案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信息。在正式建档时,档案管理员会按照申请人提供的证件上的年龄信息进行登记并归档。对于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来说,其年龄信息一般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因此档案中的年龄通常以这些证件上的年龄为准...查看全文

一审二审诉讼费计算标准一样吗

不一样。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二审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应当退还上诉人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查看全文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标准不一致时应依哪个为准?

律师解答: 1、如果公司章程的约定违反了公司法强制性规定,则应属无效,此时应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履行。 2、如果公司章程仅是改变了公司法的任意性规定,则不应否定章程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零四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