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工伤待遇后还能享受经济补偿吗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待遇与经济补偿金可以同时得到。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依据、适用对象不同,但没有规定它们不能兼得。二者性质不同,互不包容、互不矛盾,兼得不会导致重复获利的可能。因此,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可以同时获得。
1、工伤待遇与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依据不同,适用对象不同。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2、经济补偿金适用的对象是非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单位有过错时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工伤待遇与经济补偿金可以兼得,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工伤待遇与经济补偿金不可以兼得。按照法无禁止即许可之理念,工伤待遇与经济补偿金当然可以兼得。
4、工伤待遇与经济补偿金性质不同,二者互不包容、互不矛盾,兼得不会导致重复获利的可能。
5、工伤待遇具有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非营利性的性质;经济补偿金具有贡献补偿的性质,二者本身性质不同,属于不同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包容,也不会互相矛盾。
6、因此,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能同时得到。
延伸阅读
工伤待遇终止后是否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
在工伤待遇终止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您可能仍然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工伤待遇通常是为了弥补因工作引起的伤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经济补偿则是基于不同的情况而定。如果您的工伤造成了长期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您可能有权获得一次性的伤残赔偿金或生活补助金。此外,如果您的工伤导致了工作能力的丧失,您可能有资格获得职业康复和再就业援助。然而,具体的资格和金额会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和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获取针对您个人情况的具体建议和指导。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工伤待遇与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可以兼得。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具有不同的法律依据和性质,互不包容、互不矛盾。工伤待遇是为弥补工作引起的伤病经济损失,而经济补偿是基于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而定。因此,在工伤待遇终止后,您可能仍然有资格获得经济补偿。具体的资格和金额根据个人情况和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获取具体指导。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谷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享受工伤待遇后还能享受经济补偿吗

法律分析:享受工伤待遇后符合条件的还能享受经济补偿。一般受经济补偿的情形就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辞职的。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并不冲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能否共同享受?

工伤保险待遇与经济补偿金可同时主张。工伤保险是对职工伤害进行补偿,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时支付的补偿。二者不同且互不影响。但若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且用人单位无过错,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查看全文

受工伤后退休后还享受工伤待遇

一、发生工伤退休后可否享受工伤补偿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在工伤申报期间退休的,认定属于工伤后,由于工伤是退休前产生的,所以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查看全文

离退休后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解析: 1、退休后,开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就不再具有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协议,属于劳务关系; 不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也就不能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来认定工...查看全文

离退休后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律师解答: 1、退休后,开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就不再具有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协议,属于劳务关系; 不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也就不能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来认定工...查看全文

离退休后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解析: 1、退休后,开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就不再具有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协议,属于劳务关系; 不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也就不能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来认定工...查看全文

受害人享受工伤保险后,是否能享受侵权赔偿待遇?

可以。首先,工伤保险给付不能免除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工伤保险法属社会保险法范畴,带有“公法”性质,以社会连带思想和社会风险理论为基本理念,以维护劳动者基本生存权为目的,旨在保障工人因工作导致伤害时获得必要救济,防止其陷人生活困境。而...查看全文

受伤三个月后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需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保部门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和诊断证明。申请人材料不完整时,社保部门需告知并要求补正,补正后将受理申请。...查看全文

工伤后享受哪些待遇

法律分析: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查看全文

鉴定轻伤后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劳动者鉴定轻伤后能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工伤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月度伤残津贴,金额与伤残等级相关。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还需缴纳基本医疗保...查看全文

补缴工伤保险后能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法律分析:补缴工伤保险后可以享受工伤待遇,仅限于新发生的费用。当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补缴工伤保险费、滞纳金之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查看全文

试用期间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分析: 试用期间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劳动法及工伤待遇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正式员工、试用期工、临时工、季...查看全文

服刑期间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分析:服刑期间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具有丧失享受待遇的条件、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拒绝治疗等情形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是职工服刑的,不符合上述情形,仍然可以享受工伤待遇。法律依据:《《工伤...查看全文

工伤复发还能享受哪些待遇

工伤复发可以享受工伤同等待遇,包括: 1.需要进行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3.需要安装假肢、矫形器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查看全文

工伤保险补缴后是否能享受工伤待遇

有关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补缴工伤保险费后可享部分工伤待遇。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查看全文

劳动者因工受伤后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法律分析:劳动者因工受伤后能享受工伤待遇,但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工伤复发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

法律分析: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查看全文

未参保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分析:未参保能享受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查看全文

如何享受工伤待遇?

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根据等级享受工伤待遇。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农民工工伤享受哪些待遇 农民工工伤享受哪些待遇:1、在医疗期间享受如下待遇:(1)...查看全文

工伤享受哪些待遇

工伤待遇包括:职工因工作事故或职业病需停工接受医疗时,停工期间工资福利不变。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和住院标准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