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买卖合同解除条件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和根本违约。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明示或默示表示不会履行合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需要催告后合理时间内仍未履行。根本违约是指债务人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无需催告即可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如供货方甲公司(生产性企业)因天灾造成生产线全部毁损,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毁损可以视情况确定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灾也可能导致不能如期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比如债务人将惟一的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此时,预期违约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这就是默示毁约。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如果继续履行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债权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径直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而应催告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请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给予债务人必要的履行准备时间。合理期限的长短,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确定。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结论如下:
当合同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时,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前明示或默示毁约。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在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后,经催告后仍未履行,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而当债务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被违约人无需催告程序即可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 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第五十一条 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条件概述

购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合同无效、被依法撤销、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面积误差、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以及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的条件概述

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当事人协商解除、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已成就、发生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况,如不可抗力或严重迟延履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概述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1.双方协商一致或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2.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严重影响本单位工作;3.劳动合同依据发生重大改变且双方未达成一致协议。...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及法律规定概述

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包括:1.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后仍未履行;4.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

买卖合同的解除条件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所需条件概述

试用期解雇须符合法定条件:一是双方协商一致,二是劳动者不符录用条件,需有证明材料;三是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经合法程序制定;四是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但确实也不可。...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条件概述

本文详细介绍了租赁合同的解除事由,包括双方解除、承租人解除和出租人解除三大类型,共涵盖了不同违约情况。此外,文章还简要说明了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日期的相关内容,包括双方协议生效解除、约定条件发生后通知到达、承租人违约需经法院或仲裁机构...查看全文

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条件概述

合同的变更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条件包括协商一致、约定的解除事实和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解除合同也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事由,一旦事由发生,解除权人可以解...查看全文

债权转让合同解除条件概述

债权转让合同的主旨:债权转让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双方协议、转让方式一致、存在有效合同关系,并需满足有效债权、可转移性、经债务人同意、不违法违规。债务要件包括有效债务、可移转性、第三人合意和债权人同意。债权移转与债权转让无实质差别,需...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法定条件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房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的规定,买房人在下列十二种情况下有权单方面通知卖房人解除购房合同:理由1、不可抗力。因...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法定条件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房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的规定,买房人在下列十二种情况下有权单方面通知卖房人解除购房合同:理由1、不可抗力。因...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法定条件?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房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的规定,买房人在下列十二种情况下有权单方面通知卖房人解除购房合同:理由1、不可抗力。因...查看全文

买卖合同解除条件

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如供货方甲公司(生产性企业)因天灾造成生产线全部...查看全文

民法典解除合同规定概述

民法典对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包括中止履行、债权人通知义务、债权人拒绝提前或部分履行债务等。合同解除后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取决于协议、不可抗力和违约情况。解除合同的法律性质是消灭基于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法解除合同规定概述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定解除规定概述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公司制度、严重失职等。...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

律师分析: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查看全文

条件合同的法律规定概述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自条件成就时生效或失效。根据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若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则视为条件已经成就;若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则视为条件不成就。...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诉讼的流程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和程序,包括起诉状的递交方式、内容要求以及法院的受理和裁定程序。法院应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应作出裁定书。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开庭审理、调查...查看全文

合同成立条件法条概述

合同成立的条件及法律效力。合同成立需要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并依法进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后合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