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指定管辖的相关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诉讼中,指定管辖权由上级法院行使,当地法院因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时。管辖权争议可由当事方协商解决,无法解决时需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同地基层法院由中级法院指定管辖,同省法院由高级法院指定管辖,跨省法院由最高法院指定管辖。指定管辖需书面通知相关法院和当事人。
在民事诉讼中,指定管辖是指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在实践中,涂改双方为同属一个地、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由该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同属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个人民法院,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如果双方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协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规定指定管辖,应当书面通知报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报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在民事诉讼中,管辖权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管辖权是指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理的权限。在民事诉讼中,管辖权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规则来确定管辖权。例如,根据被告的住所地或者合同签订地来确定管辖权。其次,根据特定的法律程序来确定管辖权,例如根据特定的专门法院的管辖范围来确定管辖权。此外,当涉及跨国案件或者涉及多个法域时,还需要考虑国际法和相应的国际协定来确定管辖权。总之,管辖权的确定是保障民事诉讼程序公正和有效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法律规定和原则。
结语:在民事诉讼中,管辖权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时,应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当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具体指定管辖的程序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管辖权的确定是保障民事诉讼公正和有效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法律规定和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五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一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管辖的相关规定与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的管辖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又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又分为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而管辖一旦确定,当事人不能在其他法院起诉或应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地域管辖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21、22条规定了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原则。对于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特定案件,如有关身份关系、下落不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一、民事诉讼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1、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管辖指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指定管辖的法律规定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由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只规定了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实践中对于管辖有异议后指定管辖的案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对该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的规定?

律师分析: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有: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认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的规定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有: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认为应当由该院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管辖权规定

民事诉讼管辖种类:一、法定管辖1、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2、地域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所...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管理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但特定情况下为1年。时效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不受保护。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时效。超过时效但自愿履行不受限制。最后6个月内不可行使请求权,因不可抗力中止时效。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中...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裁定的相关规定

法院裁定程序性问题,包括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保全、准许或不准许撤诉、中止或终结诉讼、补正判决书、中止或终结执行、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是什么?

律师分析: 指定管辖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是什么

法律解析: 指定管辖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是什么

法律分析:指定管辖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法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是什么

法律解析: 指定管辖指的是: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权的规定

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权的规定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法律,其中对于管辖权的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诉讼标的地管辖原则:诉讼标的地指的是当事人申请法院保护的权益所在地,原则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管辖权的规定

法律分析:一、民事诉讼法管辖权的规定1、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是指裁定管辖的一种。目的是在于防止和解决因管辖不明而发生的争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反诉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中,反诉要求被告以本诉为前提,向法院提起与本诉有牵连的诉讼请求。反诉与本诉的区别在于法律性质、独立性和提起时间。反诉与本诉不一定要合并审理,但具有牵连性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概述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根据第二十二条的特别规定,特定情况下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当管辖不明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一、纠纷管辖的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