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效力是什么

律师回答

具体行政行为因不具备合法要件,在我国行政法学上被称为行政“违法”。按照违法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明显轻微的违法、一般违法和重大而明显的违法。其中重大而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就是无效行政行为。所以无效行政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违法情形达到相当严重程度的违法行政行为。

无效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但也有学者认为,所有具体行政行为,包括无效具体行政行为,都具有公定力。

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法律效力,不产生对行政法律关系参与人约束的效力,任何人无尊重的义务,不需遵守和执行。所以,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认定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公定力,是对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突破,特别是对公定力的冲击最大。从法的安定性和信赖保护角度而言,行政行为都具有公定力,即使违法行政行为在被有权机关确认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有效的。从法治的角度而言,我们也不能过分地保护违法的行政行为,但如果相对人滥用权利,随便将违法行政行为宣布无效而不予遵守,则不利于社会和法治的稳定,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行政行为理论界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对行政行为效力理论进行重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是什么?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有:1、行政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如行为机关、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人民法院宣布该行为无效(行政相对方要求撤销行政行为通常只能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有:   ...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的效力是什么

法律有合法、违法、无效、撤销和废止五种状态。合法不一定合理,违法分一般和严重,无效分为条件、效力和后果三个方面,可随时主张无效,撤销需依据法定程序,废止前有效,废止后无效但因信赖保护可获国家补偿。...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按照“重大而明显违法”的通说标准,本文认定无效行政行为的定义为具有重大而明显违法的情形,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的特殊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多样的...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律师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无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没有管辖权或者超出了法定的程序和权限;二、行政行为内容违法,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三、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行为无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没有管辖权或者超出了法定的程序和权限;二、行政行为内容违法,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三、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按照“重大而明显违法”的通说标准,本文认定无效行政行为的定义为具有重大而明显违法的情形,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的特殊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多样的...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应具备公定力,即被推定为合法有效,除非自始无效。未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前,公民和组织不能否认其效力。在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原则上不停止执行,除非法律特别规定。...查看全文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性质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三大特征。行政事实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可诉性问题有一演变过程,人民法院只针对具体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效力的定义是什么?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一旦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假定为合法且不可更改,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其规定的义务,国家有权强制当事人执行具体行政行为。...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效力包括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查看全文

论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处罚事实、听取陈述、作出处罚决定等。行政处罚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原则,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罚款决定与收缴机构分离原则...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的效力

法律分析:   行政行为生效效力:   (1)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不能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   (2)拘束力:具体行政行为生效以后,必...查看全文

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效

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无效的吗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如果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违法的行政行为一般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查看全文

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包括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查看全文

无效收养行为的效力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无效收养行为的效力条件是:行为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不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协议内容有危害第三人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查看全文

撤销法律行为和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界定

效力待定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效力待定法律行为在第三人同意或拒绝前处于不确定状态,而可撤销法律行为已经生效;对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同意使其发生效力,对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承认使其效力继续;追认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权利属于...查看全文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律师分析: 行政行为的效力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效力:1、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任何人和任何机构不得随意更改。2、拘束力 :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相对人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即相对人必须遵...查看全文

简述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查看全文

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的效力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无效,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意思表示和实现现实性标的,准法律行为是对已有权利义务的认识或澄清,事实行为按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不要...查看全文

赠与行为的无效性

赠与行为在以下情况下被视为无效:1.赠与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受赠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3.赠与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赠与双方恶意串通;5.赠与合同违反法律规定。然而,若赠与合同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及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