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份下的租赁合同诈骗问题研究

律师回答
摘要:租赁合同实施诈骗属于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继续履行合同、收受财物后逃匿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财物都构成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相比,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更复杂,涉及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行为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财物。
一、租赁合同实施诈骗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签订虚假租赁合同实施诈骗行为的,是属于合同诈骗的行为表现,诈骗数额达到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是怎样
1、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
2、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诈骗罪的手段多种多样,不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而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公私财物。
3、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关键: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或者说,是否是以合同这种交易的形式为名进行的,只要正确地把握什么是“合同”,那么二者的界限就很明显了。
延伸阅读
结语: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是一种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合同诈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财物。正确理解合同的概念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十张以上不满一百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张以上不满五十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数量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十张以上的;
(二)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一百张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十张以上的;
(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十张以上的;
(五)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十张以上的。
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融资租赁合同的合法性、双务有偿性、主体特殊性和租金特殊性是该文章的主旨。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合法的,双方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义务,出租人享有的权利是承租人负有的义务,出租人为专业租赁公司,租金具有完全清偿性,构成包...查看全文

最新年份的合同诈骗与口头合同问题

口头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包括故意陈述虚假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并且其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查看全文

租号诈骗责任归属问题研究

租号进行诈骗是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诈骗金额较大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金额巨大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特别巨大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将被判处长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违法所得财产。...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合同诈骗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与诈骗罪有以下区别:侵犯客体不同,合同诈骗罪还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犯罪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犯罪主体包括单位;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属于法条竞合,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查看全文

最新年份:关于租赁关系的问题

在没有签订租赁合同的情况下,虽然存在事实上的租赁关系,但法院通常会驳回相关诉讼,因无法提供租赁合同和费用凭证。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口头协议难以证明真实性,可能导致法院判决无效。租赁期限超过6个月的应采用书面形式,...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案件中民事赔偿问题研究

合同诈骗案件可提起民事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被害人的代理人和亲属,以及人民检察院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损失。...查看全文

研究法律如何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的解除问题

租房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如果没有约定,租房者可以在房屋出现问题、无法使用或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解除合同。如果租房者违反约定、迟延支付租金、未经房东同意转租,房东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对于...查看全文

研究违法建筑租赁合同效力认定的相关问题

违法建筑租赁合同的效力: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定建设的房屋的租赁合同无效,但在一审前取得许可证或经批准的有效。未经批准或按批准内容建设的临时建筑的租赁合同无效,但在一审前经批准的有效。超过临时建筑使用期限的租赁期限超出部分无效,...查看全文

房产租赁中房东责任问题研究

租房合同中房东或租户违约的处理方式:房东违约时需支付双倍月租金作为违约金,逾期交房则每日支付月租金0.5%的滞纳金,维修费用由房东承担。租户违约时需支付双倍月租金作为违约金,转租、损坏房屋、违法活动、拖欠房租等行为都会导致违约金和...查看全文

2023年最新研究

人道主义补偿是在法律无赔偿责任下,出于同情与关怀而给予经济补偿。补偿金额根据情况严重程度而定,可参照死亡赔偿金标准,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一年度人均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查看全文

研究房屋租金问题的新解决方案

房屋租金问题解决:租客同意前,房东不能单方面涨租金;房东解除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租客需按时支付租金,延期付款房东可扣押金,催缴无果可追究违约责任并收回房屋。(79字)...查看全文

网络诈骗中员工的定罪问题研究

网络诈骗员工的定罪标准及网络诈骗举报方式。员工若不知情或未提供帮助,不构成共同犯罪。员工若知情并实施共同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员工若在共同诈骗中起主要作用,为主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为从犯。网络诈骗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客观要件。网络...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维修责任归属问题研究

租房合同中,出租人通常负责房屋维修责任,除非承租人对房屋维修存在过错。根据民法典规定,出租人应履行维修义务,但另有约定除外。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若出租人未履行,则承租人可自行维修,费用由出租人承担。若维修影响承租...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的撤销问题研究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撤销权是否受限存在两种判决结果。第一种情况下,赠与人可行使撤销权但需承担违约责任,受赠人可要求赔偿。第二种情况下,赠与人的撤销权受限,已履行义务或部分履行义务时不再享有撤销权。为保障权益,应尽量订立书面合...查看全文

待定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效力待定的合同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以及无权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这些合同在成立时是否有效尚不能确定,需经相关行为确认后才能生效。对于无效的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应返还财产或进行折价补偿,并赔偿对...查看全文

利用廉租房进行集资诈骗罪定罪问题研究

廉租房名义集资诈骗构成集资诈骗罪,该罪的构成特点包括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以及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集资用途、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等手段骗取集资款的行为,涉及非法集资和...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如何解决住房租赁问题

租房合同诈骗的处理方式是:可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双方可先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如无法和解或调解,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严重情节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148、149和151条。...查看全文

公租房继承权问题研究

公租房不可继承所有权,但可由同住人或亲属继续承租。承租人去世后,共同居住人可协商确定继承人,无法协商则由配偶、子女、父母或其他有权承租者继承。若无共同居住人且无常住户口,需在配偶和直系亲属中协商确定继承人,无法协商则由配偶、子女、...查看全文

最新年份下的厂房租赁合同违约金赔付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厂房租赁合同时,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应当按照合同事先约定的标准进行赔付。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则违约方不能主张支付违约金,但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研究:关于团伙诈骗罪刑罚的相关问题

团伙诈骗罪根据诈骗总额和情节轻重,区分主犯和从犯量刑定罪。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