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二审是否还需进行庭审?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案件二审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4条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庭审理。对于提出异议、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等,应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如果决定不开庭审理,应讯问被告人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一、刑事案件一审上诉二审还用开庭吗
1、对于刑事案件二审的情形,并不一律不开庭。
2、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开庭审理,另外,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二、刑事案件一审上诉二审还用开庭吗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延伸阅读
庭审程序在一审和二审中是否必要?
在一审和二审中,庭审程序通常是必要的。庭审是法庭上进行的一种正式审判程序,通过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出席,提供证据、陈述观点等方式,以确保公正和平等的审判。庭审过程中,法官可以直接询问当事人、目击证人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和了解案件的实质。庭审还提供了当事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解决争议和理清事实关系。因此,一般情况下,庭审程序在一审和二审中是必要的,以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请求,庭审程序也可能会被免除或进行简化。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的二审,如果涉及被告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或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请求,庭审程序可能会被免除或简化。庭审程序的存在有助于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提供了当事人交流和解决争议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从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审程序是否需要进行庭审?

二审不必必须开庭审理,具体规定如下: 1、民事诉讼法:合议庭认为无新事实、证据或理由,可不开庭审理; 2、刑事诉讼法:被告人对第一审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死刑案件、检察院抗诉、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应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3、决定...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进行离婚案二审的庭审?

离婚案二审是否需要开庭审理?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的,但也有可能不需要。如果夫妻达成了和解,案件就不需要继续开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9条,二审法院在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如果认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可以不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二审是否进行开庭审理?

行政诉讼二审是否开庭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合议庭可决定不开庭。行政诉讼基本原则包括独立审判、事实和法律为准、合法性审查、平等地位、民族语文、辩论、合议和公开审判、两审终审、法律监督等。...查看全文

是否还需要进行开庭审理?

本文讲述了刑事案件判决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6条规定,宣告判决时必须公开进行,但若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都没有上诉,判决即生效,无需再次开庭。...查看全文

一审反对,二审能否进行?

一审不同意鉴定,二审不能提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等。...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是否必须进行开庭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了民事二审是否必须开庭审理的情况,包括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民事二审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提起上诉,引起第二审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程序。...查看全文

是否进行二审自诉刑事案件庭审?

刑事二审根据法律规定,通常不需要开庭审理;但如果符合法律规定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人民法院会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会进行被告人的讯问,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于上诉、抗诉案件,第...查看全文

提审是否仍需要进行开庭审理?

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提审是指最高法院或上级法院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发现错误时,可以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理;然而实际上大多采用的是指定再审的方式,很少使用提审方式,除非案情复杂、重大或不适宜由原审法院审理,但一旦适用提审,就会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一审开完庭后多久会进行二审?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满意,可以在判决书送达后15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一审裁定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以在裁定书送达后10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一审和二审之间通常不超过三个月。...查看全文

二审审理是否继续进行?

刑事案件上诉的注意事项及法院审理方式。刑事案件可提起上诉,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上诉时需提交证据证明原判决错误或程序违法。法院可决定开庭审理或不开庭审理,不开庭时需征求当事人意见。...查看全文

二审庭询后是否还需开庭?

二审讯问完是否还要开庭应根据案审需要确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如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可不开庭。开庭是整个庭审过程,询问只是其中一环。第二审程序是上诉案件的审理程序,根...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庭审还是审问

民事二审既可以通过开庭进行审理,也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听证是指在人民法院做出相关法律决定之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程序。而开庭则是指在审判准备工作完成后,法院在法庭或其他适宜场所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进行仲裁庭审?

仲裁可以不开庭,通过书面审理解决纠纷。根据《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协议不开庭时,仲裁庭可以根据书面材料和证据作出裁决。不开庭审理简化了程序,加快了审理速度,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需要到庭减轻了负担,有利于集中精力经营。不开...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进行开庭审理?

判决书不需要开庭,一审判决生效后,当庭宣判或定期宣判,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判决公开宣布。判决书在规定期限内无上诉即生效,无需再次开庭。...查看全文

二审为何不进行开庭审理?

二审不开庭的原因是没有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法院认为无需开庭审理。法院应当对上诉案件进行开庭审理,但对于没有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是一审还是二审?

第二次起诉离婚仍是一审程序,法院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决定是否准许离婚。起诉方需提供证据证明感情破裂,并做好充分准备。二审是指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到中级法院,与第二次起诉离婚无关。...查看全文

二审审理前是否进行调解?

离婚纠纷的法院起诉程序分为起诉阶段和审理阶段,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提交诉状,经过审理和调解后做出判决。若不服判决,可提起上诉进行二审。...查看全文

刑事二审之后是否还可以进行再审?

刑事二审终审后,判决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再审的条件包括违反法律程序、违反公正审判等情况。上诉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但口头申请必须当面直接向法院提出,电话或转托他人捎口信等方式不符合要求。...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是否必须进行庭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通过提供担保人、交纳保证金等方式,保证犯罪嫌疑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如果检察院认为需要提起公诉,将向法院移送;若认为不需要提起公诉或证据不足而撤案,将结案,无需审理。...查看全文

一审之后,二审何时进行?

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满,可在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对第一审裁定不满,可在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一审和二审之间通常不超过三个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