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司法实践

律师回答
摘要: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故意。共同过失犯罪可分别负责。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实行过限行为、片面共犯均不构成共犯。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也不构成共犯。
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故意。过失犯罪构不成这一要件。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三、故意杀人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
根据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常见的不构成或不作为共犯处理的几种情形:
(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个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
(2)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即一个为故意犯罪,一个为过失犯罪,两个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3)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
(4)同时犯,即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是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对此应作为单独犯罪分别论处。
(5)实行过限行为,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犯。
(6)“片面共犯”不宜作为共犯处理,所谓片面共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共同造成一危害结果,但双方没有犯意联系,一方知道对方的行为与性质,但对方却对此不知,双方的犯意联络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
(7)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因为在事先无通谋、在犯罪实行过程中也无通谋,故缺乏共犯的主观条件。
延伸阅读
结语:共同犯罪的构成需要具备共同故意,而过失犯罪无法满足这一要件。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根本否定危害结果的态度、发生了严重的危害结果以及有相关的刑事处罚规定。故意杀人也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条件。常见不构成共犯处理的情形包括:共同过失犯罪、一个故意犯罪一个过失犯罪导致危害结果、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罪但没有共同实行意图、实行过限行为、片面共犯缺乏共同的犯意联络以及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与共犯的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

共同犯罪与共犯并非完全相同,共同犯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形态,而共犯是指有组织有目的进行犯罪的犯罪团伙。共犯是个案中指各犯罪嫌疑人的相互关系,而共同犯罪是指具体的行为。因此,共犯与共同犯罪只是名词与动词的区别,实质上没有区别。...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与间接正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过失犯罪可属于间接正犯,包括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和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间接正犯类似共犯,但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利用者独立负责。对于间接正犯的形态,可分为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善意的工具、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合法行为的工具...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故意;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主观上对危害结果持根本否定态度,行为发生了严重危害结果,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过失犯罪判处缓刑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刑...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认定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及成立条件,包括主体必须为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且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范畴,需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共同过失犯罪与过失共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犯罪一般不存在共犯,因为没有预谋,不会联络其他人一起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算共同犯罪,需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刑法中过失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过失犯罪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条件包括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

本文探讨了过失犯罪的概念、类型、量刑以及与故意犯罪的区别。过失犯罪是指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下实施的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查看全文

过失犯罪侦查与审判实践探索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包括:违法立案或撤销案件、弄虚作假、逼供、骗供、诱供、逼取证人证言、重大失误导致案件错误处理、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事实错误、未报捕导致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办案导致教养等措施不予批准、违反法...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与犯罪预备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现状

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定义和量刑: 1.犯罪结果:未遂是犯罪目的未完成,既遂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未遂是已着手实施犯罪但未成功,既遂是实施完成的。 3.量刑:既遂按法律定罪,未遂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再犯与累犯的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

毒品犯罪累犯与再犯的区别在于:前后罪种、刑罚、时间间隔和法定从重方面。累犯前后罪都是毒品犯罪,再犯仅后罪是毒品犯罪。累犯前后罪需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再犯无具体要求。累犯需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犯新罪,再犯无时间限制。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关系探讨

共同犯罪不能成立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根据预见危害结果的程度可分为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分别处罚。过失犯罪是...查看全文

赌博犯罪的司法实践

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危害性。赌博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赌资金额、参赌人数和赴境外赌博等条件。赌博罪侵犯社会风尚,对社会秩序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其他犯罪行为。赌博罪的客观要件包括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罪司法实践与理解

过失致人死亡罪不予立案的条件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罪行已超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刑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死亡;仅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等。...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与醉酒:法律规定的界限与司法实践探讨

醉酒后,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他们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且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且这些行为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样就构成了共同犯罪。 醉酒后的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及条件。 醉酒后的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查看全文

受贿罪刑事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的要件

受贿罪共同犯罪与普通罪名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相同,包括犯罪主体为两人以上、共同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故意。其中主导作用与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为主犯,参与并听从指挥的为从犯。...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司法实践

毒品犯罪的判刑标准根据罪名和情节确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迫他人吸毒的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引诱、教唆、欺骗或强迫未成年人吸毒的犯罪,将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共同犯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共同贪污犯罪中,首要分子负责全部贪污总额,主犯负责参与或组织的贪污总额,从犯负责参与的贪污数额,并可减轻处罚。贪污罪既遂量刑标准为20万-300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1万-3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拘役。了解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律师分析: 共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查看全文

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解析: 共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查看全文

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解析: 共同过失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