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租赁合同无法履行,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在受到疫情影响下,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但是,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时,就不能免除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受到疫情影响,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双方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是,如果当事人迟延履行后才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那么他们就不能免除责任。
一、因不可抗力不履行合同的,是否承担责任
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时的法定免责事由,但当事人主张免责,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不能履行合同包括完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和不能按期履行。如果不可抗力只导致部分不能履行,其他部分仍应履行;如果只是影响按期履行,当事人仍应适时履行。
2.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是发生不可抗力就可以主张免除全部责任,只是确受其影响而不能履行的部分才能免责。
3.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而仍应承担违约责任。
4.法律对遇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有特别规定的,依照该规定不能免责。如在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对因不可抗力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仍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疫情防控期合同可以终止不予生效吗
疫情防控期合同提前终止是否算违约责任,要看疫情防控是否为不可抗力因素。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受疫情影响租户是否可以要求减免租金
受疫情影响租户可以要求减租。
1、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租户无法正常使用房屋而造成的损失,从公平原则上讲,不应由租户承担;
2、建议双方协商损失分担和后续租赁合同履行。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法律上可以构成不可抗力;
3、但具体举证和认定相对复杂,建议承租人与出租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结语:在受到疫情影响、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协商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但是,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就不能免除责任。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应该注意不可抗力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如何解决?

因为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以申请解除。对于无法履行不能实现目的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进行解除。合同标的已灭失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的、无效的,合同均无法履行。 因为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怎么解决 因为疫情导致...查看全文

疫情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律师分析: 由于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根据疫情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疫情系在合同成立以前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的,不能免除责任。此外,疫情并非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原因的,亦不能免责。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样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协商延期履行或解除合同。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避免及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民事义务,不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新冠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一、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怎样办 1、保存好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的相关证据; 2、及时履行通知义务,减少损失的继续扩大; 3、积极协商提出合理的减免请求; 4、必要时可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查看全文

疫情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由于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根据疫情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疫情系在合同成立以前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的,不能免除责任。此外,疫情并非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原因的,亦不能免责。...查看全文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可以协商延期履行或解除合同。因为疫情是不可抗力,属于法定解除合同的原因。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一方,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疫情是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协议延期或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因为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如何解决

由于疫情影响,无法履行合同可申请解除。当合同无法达到目的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标的已消失、被善意第三方获取、被政府征收或法院执行、无效的情况下,合同无法履行。...查看全文

疫情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是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无法履行吗

疫情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是因不可抗力导致的。不可抗力主要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的,不需承担民事责任。法律有其他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查看全文

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因疫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该及时以书面方式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或协商一致后解除合同。法定解除的条件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疫情也属于一种不可抗力,所以可以请求法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可以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疫情导致机票无法退改,如何应对?

疫情期间旅行退票政策:确认无法出游原因后,与航空公司、酒店沟通协商退款;若不予配合,可拨打监督电话或联系消费者申诉中心投诉;如无法协商,可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权益。航空公司应免费办理退票。...查看全文

受疫情影响合同无法履行,该如何应对?

在疫情期间,如果一方未能完成合同履行,解除合同是可能的。未能完成合同履行并不仅指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从而使得债务的目的无法实现,进而导致债务消失或转化为损害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无法要求继续履行,可以根据法律规...查看全文

因为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疫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处理方式可以是协商推迟履行,或者协商解除合同。如果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民事义务,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处理。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因疫情导致无法支付房租的困境

疫情期间无法按时交房租的解决方式:1.与房东协商解除合同或延长租期;2.请求法院解除合同,需证明疫情造成无法克服的障碍;3.根据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同。及时联系房东,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租赁合同期满,房东未履行租赁责任,如何应对?

租赁合同到期后,由于疫情防控导致租客无法按期搬离,房屋仍被租客行李占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租客在占用期间应继续支付房屋占用费。合同解除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但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一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租房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

合同解除的方式和责任承担:1、合同尚未生效时可发解除通知,快递送达最好;2、协商解除或协商不成则继续履行;3、无法定或约定解除事由时,可协商解除或法院判决继续履行;4、解除需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因疫情影响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如何处理

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应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将终止执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当事人有权请求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不能免除责任。...查看全文

因疫情影响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因疫情影响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当依法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突发疫情后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法律分析:突发疫情后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决定延期履行或者依法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但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少损失。法...查看全文

疫情原因导致协议无法履行?

法律解析: 由于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根据疫情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疫情系在合同成立以前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的,不能免除责任。此外,疫情并非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原因的,亦不能免责。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