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处置措施?

律师回答

法律解析:

警告,提请治安处罚,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收监执行。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六 条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处置措施?

律师解答: 警告,提请治安处罚,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收监执行。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查看全文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处置措施?

法律解析: 警告,提请治安处罚,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收监执行。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查看全文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什么处罚措施

法律解析: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罚措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法律依...查看全文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什么处罚措施?

律师分析: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罚措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法律依...查看全文

对违反监督管理标准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什么处罚措施?

法律解析: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罚措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法律依...查看全文

对违反监督管理标准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什么处罚措施?

律师解答: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罚措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法律依...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行政机关的监管措施有哪些

社区矫正对象被暂予监外执行后,如果需要被收监执行,公安机关会立即将其送交监狱或看守所进行收监。同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按照规定列入社区矫正机构本级政府预算。...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法规的监督管理遵守问题

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规定有哪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是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规定有哪些

社区矫正人员需遵守法律规定、接受监督、参加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需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行为情况,如变动需及时通报。进入特定区域需批准并告知检察院。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变更居住地需提前一个月申请并经批准。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参...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必要措施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矫正刑罚,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行为较轻的罪犯实施。其主要思想是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同时禁止...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对象减刑的规定有哪些

社区矫正人员减刑程序及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的减刑应由司法所上报,县区司法局提出建议并由法院审理。重大立功是减刑的一般要求,但目前尚未普遍开展。减刑的对象包括判处管制、暂予监外执行、宣告缓刑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减...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法怎么遵守监督管理标准?

法律解析: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68票赞成,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门立法。该法共九章63条,将于2020年7月...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法怎么遵守监督管理标准?

律师解答: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68票赞成,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门立法。该法共九章63条,将于2020年7月...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有哪些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5种罪犯。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的对象有以下四类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对象脱管的情形有哪些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下落不明,或者虽能查找到其下落但拒绝接受监督管理的,属于脱离监管。      ◆脱管的具体情形:社区矫正对象...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

律师分析: 一般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来担任。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可以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并借助政府、社区以及亲人...查看全文

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了三种处罚:警告、罚款和拘留。警告是要求违法者改正错误,避免重犯;罚款是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来惩戒违法行为;拘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较重处罚,时间在1日至15日之间。...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社区矫正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包括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人员,尤其是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初犯和过失犯等应成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