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二审是否推翻了原判?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案件一审不准离婚,二审法院无权直接判决离婚。即使二审认为应该离婚,也需回重审。一审判决离婚后,原告六个月内再起诉亦不予受理。已生效的离婚判决不得再审。
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通常不会改判的。除非有新证据新理由,或者事实认定不清。
二审法院无权直接判决离婚。在实践中,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原告提出上诉,上诉请求为: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离婚。这样的上诉请求是得不到二审法院支持的。
司法实践中,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发回重审,而不是直接判决离婚。如果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正确,就应当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也就是说,对于离婚案件,即使一审法院对应判决离婚的案件错误的判决不准离婚的,原告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纠正而判决离婚,只能发回重申。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二百零二条离婚判决不得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离婚二审判决是否与一审结果一致?
在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一审和二审是司法程序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审是指首次对离婚案进行审理和判决的阶段,而二审则是对一审判决结果进行复审的程序。关于离婚二审判决是否与一审结果一致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二审判决会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和评估,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上诉理由、证据材料以及法律规定等因素。如果在二审中发现一审判决存在错误、不合法或不公正的情况,二审法院可能会做出与一审不一致的判决结果。因此,离婚二审判决是否与一审结果一致,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
结语:离婚案件的二审判决通常会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和评估,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改判离婚。除非出现新的证据或理由,或者事实认定不清,否则二审法院无权直接判决离婚。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即使上诉请求为改判离婚,二审法院也不能直接纠正而判决离婚,而是应当发回重审。因此,离婚案件的二审判决是否与一审结果一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也不得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二审能否推翻原判?

二审改判的概率很小,一般不会改变一审的判决结果。在我国,二审维持一审原判的占大多数情况。一审和二审都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果一审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且没有新的证据推翻一审判决,二审一般维持原判。根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一审已获判胜,二审能否推翻原判决?

二审法院在依法改判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判决法院认定的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会重新适用法律,改变原审判决。第二种情况是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在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查看全文

一审判了二审能推翻吗

二审可能推翻一审吗 二审可能推翻一审。二审能否推翻一审判决,主要是看一审判决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查看全文

离婚二审能推翻一审判决吗?

一审判离婚,二审不能改判不离。离婚诉讼需要满足感情破裂等条件,调解无效后法院才会准予离婚。起诉离婚后,原告可以申请撤诉,但需符合法定条件。一旦法院裁定准予撤诉,诉讼终结,6个月内不再受理。一审离婚已满足调解无效的情况,无法上诉。...查看全文

一审被判败诉后,二审能否推翻原审判决?

我国法院审判上,二审才是最终定论。一审一般在县一级法院,二审可上诉至上级法院。尽管一审判决通常维持,但各种因素可能导致改变结果。二审时会重新审查事实证据,组成新的审判人员,做出正确判决。因此,二审的结果是最终定论。...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开庭能否推翻原判?

中级法院二审民事案开庭能改判。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如果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无误但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应撤销原判决,依法改判。二审开庭并不意味着一审不合理,而是根据上诉或抗诉情况。地方检察院可提出抗诉,上级检察院可撤回抗诉。合议庭可...查看全文

二审能否推翻一审的判决?

二审能否推翻一审判决主要看一审事实认定、证据充分与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若一审判决事实认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维持原判。若一审事实认定无误,但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二审法院应撤销原判,重新判决。...查看全文

二审结果公布,原判决是否能够被推翻?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不可上诉。如认为终审判决有错误,可向上级法院申诉或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规定,已生效判决如认为有错误,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不影响执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和一审成功,二审是否会推翻原判?

二审对劳动争议主要审查劳动关系建立和终止时间、工资标准、辞职理由、解除劳动关系事由、仲裁时效等,一审错误可能导致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或驳回起诉。...查看全文

离婚官司二审能推翻一审判决吗?

文章强调了“调解无效”和“感情确已破裂”的区别,指出不应将“调解无效”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依据,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是“感情确已破裂”。文章还介绍了诉讼离婚的定义和调解的适用范围。...查看全文

一审的判决能否被二审推翻?

二审能否推翻一审判决,主要看一审事实认定、证据充分性和法律适用是否正确。若一审认定正确、证据充足、法律适用正确,量刑适当,则维持原判。若一审事实无误但法律适用错误或量刑不当,二审法院应撤销原判,重新判决。...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能否推翻原判?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的条件和含义。二审改判的几率较小,一般只在存在事实错误或法律适用错误时才会改判。二审改判是指上级法院根据上诉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进行权威性的判定改变。改判只适用于未生效的一审判决,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错案,而是续判...查看全文

案件终审后能否推翻原判?

案件终审后,是否能翻案,应根据再审情况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再审情形包括有新证据推翻原判、基本事实缺乏证据支持、主要证据伪造或未经质证、需要调查的证...查看全文

二审判决是否能够被申诉推翻?

申诉会推翻二审判决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3-205条,具体情况包括一二审判决书内容及证据情况等。当事人应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在三个月内审查并裁定再审。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查看全文

二审有足以推翻原审判决的新证据

法律分析:如果某方原审生效判决中胜诉了,对方又重新发现并取得新证据,该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那么可以发生“再审”的。 当事人如何提出新证据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查看全文

二审能推翻一审判决吗?

法律分析:二审可能推翻一审。二审能否推翻一审判决,主要是看一审判决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推翻一审判决

二审推翻一审判决的情况视具体情形而定。在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可能认为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而在民事诉讼中,二审可能推翻一审判决是因为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基本事实不清或违法缺席判决等。根据我国法...查看全文

司法审判:二审结果是否可以被推翻?

二审终审制下,对一审不服可上诉,对二审不服不能上诉;但一审或二审判决生效后,法院发现错误可主动发起再审。再审的对象包括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再审条件包括存在法定再审事由和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民事诉讼再审条件包括新证据、缺乏...查看全文

二审是否能够推翻一审结果?

第二审程序是为了保证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和审判正确而设立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可以维持原判、改判,或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上诉人若没有新证据,改判几率较小。...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下来了,二审会被推翻吗"

二审可能推翻一审吗 二审可能推翻一审。二审能否推翻一审判决,主要是看一审判决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