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期间如何应对抚养费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失业不是拒付子女抚养费的理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无论是否有经济收入,都必须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失业期间无经济来源的,可以用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侯先生需尽快找到工作,并按月支付抚养费。根据法院的具体意见,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收入的20%至30%给付,无固定收入的可参照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
侯先生说:“我以前在一个工厂干机械工,但不久之前失业了,目前没有收入,生活也很困难。我不是不想支付儿子的抚养费,等找到工作之后,会按月支付的。”他希望韩女士再等一段时间。
韩女士哭诉道:“我也是个打工的,挣的也不多。随着儿子年龄增长,各种开销越来越多,孩子在长身体,大人苦没事,可不能让孩子跟着遭罪啊。”
市北区人民调解员姜-东向侯先生解释道,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无论是否有经济收入,都必须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失业不能成为拒付抚养费的理由,失业期间无经济来源的,可以用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姜-东表示,如果侯先生失去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约定的数额给付,可与韩女士协商减少抚养费,但不能以失业为由拒付。
经协商,侯先生表示,自己将想办法先支付3个月抚养费,之后尽快找工作,再按月支付,获对方同意。杨-玮法律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七条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第九条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延伸阅读
结语:侯先生和韩女士在子女抚养费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市北区人民调解员姜东向侯先生解释了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法定义务,并指出失业不能成为拒付抚养费的理由。姜东还提到,失业期间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可以用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经过协商,侯先生同意先支付3个月的抚养费,并承诺尽快找到工作后按月支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情况,可以参照比例确定数额。在特殊情况下,比例可适当调整。对于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用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三章社会保障第三十五条国家鼓励慈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失业期间如何处理抚养费问题?

子女抚养费应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给付,无收入可依据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无经济来源或下落不明可用财物抵押。减免抚养费的情况包括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犯罪入狱、再婚后继父母负担。无论是否有经济收入,都需支付抚养费,失业...查看全文

困境中如何应对失业、离婚和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双方应协商支付子女抚养费,无工作不是拒绝支付的理由。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一方可用财物折抵抚养费。在特殊情况下,有给付义务的一方可请求减少抚养费,如长期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等。相对应子女也可要求支付超过原定数额的抚养费。父母...查看全文

抚养费拖欠问题:如何应对?

离婚后,如遇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可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抚养费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费用。协议不成时,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原协议或判决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义...查看全文

面对抚养费问题,家庭应如何应对?

对方不给抚养费找不到人,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起诉流程包括准备民事诉讼状、提交证据材料并参与诉讼活动。强制执行方式根据具体情节轻重,可罚款、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执行申请可由当事人提出或法院自行决定。...查看全文

抚养费支付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父或母可被子女起诉,法院判决后仍不支付的可申请强制执行,扣除未支付抚养费一方的财产。拒不执行判决的可构成刑事犯罪,需受到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离婚后失业如何应对抚养费难以承担的问题?

离婚后,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以减少支付金额,若存在经济困难且子女另一方能负担大部分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第1085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但子女在必要时可以要求...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孩子的抚养费问题?

夫妻离婚时,只有协商并得到对方同意,才能不支付孩子抚养费。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规定,当这些人不能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需要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应对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前配偶不支付抚养费或提起诉讼,自己可以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对方确实没有支付能力,强制执行措施可能无法实现。因此,建议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查看全文

失业后如何应对失业金问题?

失业人员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包括: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查看全文

对方失踪,如何解决抚养费问题?

对方消失不见抚养费不给可以起诉要求给付抚养费,离婚小孩的抚养费不给可通过起诉流程解决,不给抚养费强制执行不会坐牢,应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经济困难如何应对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抚养费支付困难,可先协商减少支付额度,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减免。法院会判断是否满足减免条件,并适当减少支付额度。一般情况下,抚养费确定后不可随意变更。减少支付情况主要指长期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经济困难,而对方能...查看全文

女方变更抚养权后如何应对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由哪方承担?根据法律规定,无论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于哪一方,夫妻双方都有继续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如果孩子的抚养权发生变更,变更后由一方承担孩子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前妻是否要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直...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离婚后拖欠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不支付抚养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一次性补齐离婚至今的抚养费,并每月定期支付小孩成年前的抚养费,法院会考虑女方需求、生活水平、男方经济实力等确定支付金额,若男方经济好,女方可要求一次性支付全部抚养费。...查看全文

失业者如何应对赔偿问题?

员工无故辞退时,用人单位需赔偿。赔偿金应按经济补偿金的两倍计算。补偿标准根据劳动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查看全文

遇到抚养权问题,如何应对?

离婚后变更孩子抚养权,若对方同意,签署变更协议即可生效,无需其他手续。若对方不同意,变更抚养权条件严格,需证明对方身患严重疾病、伤残无力抚养,或存在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行为。孩子满10岁且表示愿意与你生活且你有抚养条件时,也可变...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对方逃避支付抚养费的问题

如何处理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问题? 对方不支付抚养费时,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支付。起诉时需准备相关证据,以子女名义向基层法院立案。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需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将在六个月(普通程序...查看全文

失业后如何处理孩子的抚养费问题?

抚育费的数额根据收入情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为月总收入的20%至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失业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根据当年总收入、同行业平均收入以及有固定收入的比例确定。...查看全文

抚养费支付问题:能力不足如何应对?

抚养费支付灵活,无能力支付可延迟执行。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可用财物折抵。抚养费一般至子女18周岁止。16-18周岁,有劳动收入并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可停止支付。...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及解决抚养权问题

离婚案件中,解决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是法院判决的主要依据。根据相关意见和司法解释,判决应考虑子女身心健康、合法权益、父母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因素。两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母亲,因其需要更多照顾。两岁以上的子女将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赡养问题?

起诉儿女追索赡养费,需准备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将证据汇总成清单,向儿女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若分散在不同地方,可向老人所在地法院起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