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怀孕期、产期、哺乳期是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违反规定将面临赔偿,包括违法解雇赔偿金、三期工资和拖欠工资。国家对女职工的法律保护合理,保障了她们的权益,同时也提醒用人单位不要违法解雇,否则代价将很大。
一、哺乳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由此,按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
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怀孕女职工一旦遭到违法解雇,一直到哺乳期结束将难以找到工作,生活来源难以保障,因此国家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一旦非法辞退怀孕职工,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二、应得赔偿
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问题是指在劳动关系终止后,雇员是否有权获得经济上的补偿。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劳动合同解除可能涉及到赔偿金、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雇员有权要求雇主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这包括未支付的工资、年假未休等。此外,雇员还有可能享受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待遇。然而,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和程序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当劳动合同解除时,雇员应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部门,了解自己的权益并采取合适的法律行动,以确保自身的经济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国家对于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权益保护十分重视,禁止用人单位在此期间解除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孕期职工,雇员有权申请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怀孕、产期、哺乳期的工资等。然而,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和程序可能存在差异,雇员应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部门,以确保自身的经济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权益如何?

根据劳动法规定,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双倍经济补偿。具体而言,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时,应获得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在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时,应按两年计算;而在不满半年时,应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这些赔偿标准旨在...查看全文

员工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寻求赔偿的权益

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应根据法律规定,按工作年限给予赔偿。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应支付双倍赔偿金。单位可提前通知解除合同的情况包括劳动者疾病、不能胜任工作和合同基础发生重大变化。违法要求解除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合同基...查看全文

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益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员工权益

企业职工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用人单位强迫劳动或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时,有权通知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按照经济补偿的双倍标准向劳动者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法律解析: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律师分析: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法律分析: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法律解析: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律师分析: 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法律分析: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法律解析: 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权益保障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若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律分析: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查看全文

劳动法解除合同赔偿

律师分析: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律师分析: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未赔偿

在企业中上班,我们寻求的就是稳定,但是很多的私企会因为很多的问题导致员工离职或者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解除劳动合同不赔偿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如果劳动仲...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查看您的赔偿权利

试用期解除合同可以要求赔偿的情形包括: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损害劳动者权益;欺诈、胁迫或变相迫使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者因病或非...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