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一般情况用人单位会解除与精神病患者的劳动合同,但也因此产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这类争议,应依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医疗期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5号)、《关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劳办发[1994]214号)、以及《对"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号)等文件的规定进行处理,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企业招用的合同制职工在试用期内发现患有精神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合同制职工试用期满,合同期内患精神病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治愈或病情很轻并得到控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具有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应安排适当工作。
(3)在规定的医疗期满未有治愈,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由企业发给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盗窃如何处理?

偷窃行为的责任分配与犯病情况有关。成年人偷窃需承担行政处罚,无犯病责任。未成年人或在犯病时偷窃,家长需承担赔偿责任。犯病时偷窃者不承担行政责任,但监护人需赔偿被偷者的损失。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起因、时间、主观、对象和限度条件。正当防...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罪后如何处理?

在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行为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式: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决定刑事处罚。精神病人造成危害后果时,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通知家属监护人严格看管、医治;间歇性精神病人无病症时故意犯罪需追究刑责,但可从轻处罚;法院应综合评判案情、证据、情节等。...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持刀伤人的行为,根据精神状态的不同,可能负刑事责任或不负刑事责任。在精神正常时持刀伤人的精神病人需负刑事责任,而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时持刀伤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接受严格监护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

精神病人犯罪处理方式:根据犯罪行为决定刑事处罚。对于无辨识或控制能力造成危害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通知家属监护并进行医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无病症时故意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未能完全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刑罚。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袭击警察如何处理?

精神病患者袭警的刑事责任与精神状态有关。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袭警,经法定程序确认不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袭警则会受到刑罚。精神病的类型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各异,及早治疗可以达到完全康复。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相关...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进行犯罪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存在不同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醉驾,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罪如何处置?

精神病人根据情况判定是否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或控制行为的不负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负责任,部分失能的精神病人负责任但可减轻处罚,醉酒者负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解决。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精神病患者离婚怎么离 1、精神病人只能诉讼离婚。办理协议离婚的主体夫妻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签订劳动合同有效吗

一、精神病患者签订劳动合同有效吗精神病签的合同是不一定有效的,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判断。一般的精神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定的合同无效;但如果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犯下罪行,该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犯罪时的处理方式及监护人的责任: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需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监护人尽责可减轻侵权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有财产...查看全文

职工患精神病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职工患精神病,应对患病职工先给予医疗期,如果病情严重,医疗期应适当延长。医疗期满后,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查看全文

职工患精神病如何处理

职工患精神病,应对患病职工先给予医疗期,如果病情严重,医疗期应适当延长。医疗期满后,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查看全文

劳动者患精神病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制工人患精神病在试用期内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医疗期内已治愈或病情轻微稳定的,用人单位应安排工作,不得解除合同;若确实丧失劳动能力,可解除合同并获得补偿。...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解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律师分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解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与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法律分析:与精神病患者离婚的,不能选择协议离婚,可以通过离婚诉讼的方式离婚。根据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被判刑?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袭警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袭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袭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醉酒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分析: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