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与清算的法律问题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公司解散后,应清算资产并清偿税款、工资等,然后分配给股东。清算组需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或法院确认。清算期间,公司不能从事非清算相关经营活动。未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股权收购需变更登记,以防止善意第三方。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股东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若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配利润、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可提起诉讼。
公司解散后,应当清算公司的资产,将公司的税款、工资等清偿完毕,才能分配给所有的股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没有依法清算的,由清算义务人承担责任。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公司收购个人股权的法律问题在于是否有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以及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收购需要进行变更登记,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公司解散后应进行清算,清偿税款、工资等债务后再分配给股东。清算组应制定清算方案,并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在清偿前,公司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股权收购需要进行变更登记,并需对抗善意第三人。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股东在特定情况下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股东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一百一十条 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可以另定召集董事会的通知方式和通知时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散公司清算的法律责任概述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法律责任包括:清算组侵权赔偿责任、清算义务人侵权赔偿责任、股东或发起人补充连带责任、承诺第三人补充连带责任以及内部责任分清。若多人共同承担民事责任,其他人应按过错大小分担责任,法院应支持此主张。...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与清算的步骤概述

解散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接管财产、了结未了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分配剩余财产、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制定清算方案、公司财产分割、制作清算终结报告并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吊销营业执照。...查看全文

公司清算解散制度概述

公司解散清算制度概述:根据《公司法》第180条,公司可因多种原因解散,如营业期限届满、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合并或分立需要、被吊销执照或法院决定解散。根据第188条,清算组应制作清算报告,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法...查看全文

法律是如何规定公司解散与清算问题的

法律分析:公司解散与清算问题的法律规定如下:公司因出现法定解散事由而决议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并且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和清算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法律分析:公司解散和清算的法律问题有:_x000D_ 1、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_x000D_ 2、清算义务人逾期不成立清算组;_x000D_ 3、清算组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的法律要求概述

《公司法》第180条规定公司解散的情况,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议、合并或分立需要、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法院解散等。第182条规定,若公司经营困难且无其他解决办法,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法律规定概述

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当公司经营困难且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导致股东利益重大损失。具体情形包括:公司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无法达到股东会决议比例,董事长冲突无法解决,以及其他严重经营困难。相关法律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公司清算的法律程序概述

公司解散后,应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由股东或董事/股东大会确定成员。原法定代表人应全面移交公司管理权给清算组。清算组需确定公司财产范围,接管财产,并要求持有公司财物的人归还或作价清偿。同时,清算组需确认和登记公司债务。...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后的债务清算问题

未经清算的公司解散后注销,股东、董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需承担债务清偿责任。根据最高法院规定,未经清算即注销导致无法清算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要求相关责任方承担清偿责任。同样,如果股东或第三方在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查看全文

2023年公司解散的法律规定概述

公司解散的法律规定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法院依法解散。公司清算涉及的责任包括:清算组的侵权赔偿责任、清算义务人的侵权赔偿责任、股东或发起人的补充连带责任...查看全文

公司清算与解散的法律关系探讨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有着不同的原因、程序、组成和债权人的作用,但它们的目的相同。在解散清算过程中,若清算组发现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可申请破产清算。清算组可与债权人协商制定债务清偿方案,若方案不被确认或法院不予认可,则可宣告破产。若...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流程概述

公司解散的条件有三种:一是股东大会通过解散决议,二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法院申请,三是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股东大会决议解散需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流程概述

公司解散的流程包括召开股东会、通过解散决议、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编制财产清单、实施清算方案和办理注销登记。公司解散的类型分为任意解散和强制解散,强制解散包括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公司解散后,其权利能力受到限制,只能在清算范围内处...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申请的法律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四条,公司解散诉讼案件的管辖权规定为: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若不明确则由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县、县级市或区的公司解散诉讼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地区、地...查看全文

解散公司清算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涉及清算组、股东和董事等的侵权赔偿责任,以及股东或发起人的补充连带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与清算的关系

法律分析:公司解散的法定事由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公司解散之后会进行清算程序。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_x...查看全文

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法律分析:公司的解散事由:营业期限届满、约定解散事由达成、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等。清算办法: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并按照顺序清偿债务,再申请注销公司即可。...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事由与清算方法

本文介绍了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方法以及公司解散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公司的解散事由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清算方法包括公司自行解散、强制解散和司法解散;公司解散的法律依据包括《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查看全文

公司的解散与清算的流程?

律师分析: 1、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或符合条件的股东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2、成立清算组;3、通知债权人,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解散;4、拟定清算方案,确定后执行;5、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查看全文

涉及法律问题的概述

本文介绍了导致拖欠工程款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方式。拖欠工程款是工程纠纷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对于因没有支付能力而拖欠工程款的行为,应当通过专业的建设工程律师尽快取得法院生效判决。政府部门可以调处工程款的支付问题,但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