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与自首的异同及判断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自首和坦白的区别:自首是犯罪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坦白是被动归案后供述被指控的罪行。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需要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归案后如实交代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但自首表现较好,人身危险性较小,而坦白往往是被迫认罪,人身危险性较大。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
一、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
犯罪人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处理。自动投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
1、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2、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3、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实践中,以下情况都应视为投案:
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有关负责人员投案;
2、因病、因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先以信函、电话投案;
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罪行;
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
5、及犯罪嫌疑人并非出于主动,而是经亲友谊规劝、在亲友陪同下投案;或者经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谊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情况,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但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二、自首和坦白有什么区别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狭义的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被司法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一)自首与狭义的坦白之间的相同之处是:
1、二者都以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二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从宽处罚。
(二)二者的区别是: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的,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
3、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
延伸阅读
结语: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听候处理。自首包括在犯罪未被发现、犯罪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司法机关未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况下自动投案。投案的形式可以是向单位、组织或负责人员投案,委托他人代为投案,以信函、电话方式投案,或者在被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罪行。自首与坦白的区别在于,自首是主动投案,坦白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单位自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单位自首的认定标准及相应处罚。单位犯罪后,主管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可视为单位自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也可成立自首。若主管人员先行投案,其他人员拒不到案或拒不如实交代,单位仍可成立自首。...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者自首的判断依据

交管部门规定的投案自首情节包括: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并等待接受处理。...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差异

一般自首适用于犯罪后未被限制或剥夺自由权的犯罪分子,自动归案并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特殊自首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正在执行刑罚的罪犯,被动归案并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其他罪行。...查看全文

探讨自首的判罚依据

自首的处罚标准及认定方式。自首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自首需如实供述全部罪行,包括主要犯罪事实。供述方式多样,口头、书面或其他均可。部分供述部分犯罪者只对如实供述部分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需供述同案犯,主犯还...查看全文

自首与立功的量刑依据

自首和立功都是刑罚裁量情节,但它们之间存在区别。共同犯罪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本人同案的其他犯罪事实,就视为自首;共同犯罪人积极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就视为立功。自首对事不对人,采取相对从宽处罚原则;立功对人不对事,有立功...查看全文

自首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自首的 法律依据: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查看全文

自首与坦白的区别及如何判断

本文介绍了自首和坦白的区别以及坦白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况。在刑事案件中,自首是指犯罪人被追诉后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坦白则是指犯罪人在被追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责。坦白可以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定义及区别

特别自首制度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存在着不同之处,包括设置体系、效力范围、适用对象和成立条件。特别自首仅适用于特定罪种,目前仅限于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则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各类罪行。此外,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也...查看全文

特别自首与普通自首的差异

特别自首制度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在体系设置和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特别自首制度由刑法典分则设立和规定,仅适用于特定罪行,如受贿罪的三种外围犯罪。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规定于刑法总则,适用于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所设置的所有罪种。因此,...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罪自首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自动投案的情形包括:1、肇事者主动报案并交代罪行;2、明知他人报案仍在现场等待并供认犯罪事实;3、主动交代罪行而尚未确定嫌疑人身份;4、因病、伤或委托他人投案;5、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6、亲友送去投案;7、在强制措施期间主动交代未...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及解释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前者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后者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查看全文

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及划分

特别自首制度针对特定犯罪人,鼓励其自首,以打击严重的附属犯罪。与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不同,特别自首只适用于特定罪种,其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也有所区别。刑法总则中规定的自首制度适用于所有犯罪和犯罪人,而特别自首制度是根据国情设立的针对特定...查看全文

自首与自首的界限

特殊自首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自首方式,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与一般自首相比,特殊自首具有不同的设置体系、适用范围和立法导向。特殊自首的设立目的在于鼓励特定犯罪人实施从罪并自首。...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自首分为自动投案和准自首两种情况。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而准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在供述已知罪行的基础上,如实供述尚未为司法机关所掌握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为罪...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1)设置体系不同。一般自首与准自首仅规定于刑法典总则中,而特别自首制度则是由刑法典分则所自行设立和规定的。(2)效力范围不同。一般自首和准自首制度因规定于刑法总则而具有适用效力上的普遍性,从而适用于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查看全文

准自首与自首的区别

自首是犯罪分子在后期自动投案,而准自首是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到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让罪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些犯罪情节较轻的,甚至可以被免除处罚。前者适用于刑法中的所...查看全文

自首与准自首的区别

自首分为自动投案和准自首两种情况。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而准自首是指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在供述已知罪行的基础上,如实供述尚未为司法机关所掌握的其他罪行。自首可以为罪...查看全文

自首成立的法律依据

自首是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表明其认罪悔改,愿接受惩处。限制自首时间过窄不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争取犯罪分子自首。自首方式和动机多样,包括委托他人代为投案、信电投案等。自首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揭发共同犯罪,否则...查看全文

投案与自首的差异

法律解析: 自首是指犯罪案件被发现,尚未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自动投案在前,自首在后,自动投案是指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罪犯出于本意供述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查看全文

自首与坦白的差异

自首与坦白是刑法中的两个概念,都指犯罪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罪行。自首是自愿投案并接受审判,是从宽量刑的法定情节;坦白是被动归案并交代已被掌握的罪行,是酌量从宽量刑的情节。特殊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未掌握的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