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明确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不仅限于挪用人和使用人,非使用人也可构成该罪的共犯。共同犯罪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共同故意犯罪,包括与挪用人共谋、参与策划并帮助挪用公款的非使用人。使用人与挪用人构成共犯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共同的挪用故意和行为。使用人需明知使用款项为公款,并与挪用人有犯意联络方可构成共犯。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谨慎,因为有时仅多一个人犯罪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不限于挪用人和使用人,非使用人亦可构成该罪的共犯。
《刑法总则》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应适用于刑法分则中所有共同故意犯罪,不仅使用人,而且与挪用人共谋,参与策划并积极帮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非使用人,亦应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什么情况下,使用人与挪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使用人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关键不在于其对被挪用的公款是否使用,也不在于其是否明知使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而在于挪用公款过程中,其是否具有共同的挪用故意和共同的挪用行为。如果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公款的,则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反之,如果使用人与挪用人没有共谋,没有参与实施挪用公款的活动,即使使用人明知是被挪用的公款而使用的,也不能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表现在:
1.对使用款项的公款性质是否明知。使用人只有明知使用款项的公款性质,才能对侵犯公款的使用权有认识,这样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实践中,有观点认为,使用人只要知道资金来源的非法性,就可认定使用人有挪用的故意,至于挪用款项的性质可以在所不问。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使用人虽然对款项来源的非法性有所认识,但如果并不清楚挪用的是公款,便没有形成共同的挪用故意,因而不能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论处。
2.对挪用行为的挪用性质是否明知。仅有使用人对使用款项的公款性质的明知,还不足以认定使用人和挪用人构成共犯。只有确认使用人与挪用人之间有犯意联络才能认定使用人与挪用人构成共犯
现实当中有的时候共同犯罪得处理并不等于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因为有的时候仅仅只需要对同一个目标多一个人犯罪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必须加以注意。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不仅限于挪用人和使用人,非使用人也可构成该罪的共犯。根据《刑法总则》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不仅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参与策划并积极帮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非使用人,也应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对于使用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共同的挪用故意和共同的挪用行为。只有使用人明知挪用款项的公款性质并参与实施挪用行为,才能认定其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注意不简单地将单独犯罪相加,而要考虑其对结果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参与制定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对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提出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公款挪用罪

挪用公款共同犯罪的主要区分标准包括:起因、组织作用和获利情况。主犯是首先提出或拍板的人,从犯是积极参与策划的人,胁从犯是被迫接受犯罪意图的人。主犯是组织、领导、指挥、策划犯罪的人,从犯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胁从犯是被迫参与犯罪的...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涉及特定款物,且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针对特定款物所实行的专门财经管理制度的行为。该罪行的构成条件包括:涉及特定款物、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针对特定款物所实行的专门财经管理制度、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共同犯罪如何定罪

法律分析: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公款的,使用人与挪用人成立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法律依据:_x000D...查看全文

如何对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进行认定

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不限于挪用人和使用人,非使用人亦可构成该罪的共犯。使用人与挪用人构成共犯的关键在于共同的挪用故意和行为。使用人需要明知使用款项的公款性质,并与挪用人有犯意联络。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要注意不仅仅是简单相加,而是考虑到...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共犯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共犯的法律规定、认定和量刑标准。共同犯罪需具备共同故意和行为,挪用款的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构成共犯。量刑视情节轻重,最高可处无期徒刑。挪用款用于救灾等公益事业的,将被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

法律分析:符合下列要件的,可正确地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即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侵害的客体是,...查看全文

如何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

法律分析: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 1、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与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2、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查看全文

如何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

法律分析: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正确认定挪用公款罪: 1、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与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2、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如何确定

一般认定共犯的条件是:明知主犯的挪用资金为犯罪行为,还故意帮其转移、利用资金。这里的故意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其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明知主犯的挪用资金为犯罪行为,还故意帮其转移、利用资金。这里的故意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其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明知主犯的挪用资金为犯罪行为,还故意帮其转移、利用资金。这里的故意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其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1.挪用本单位资金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是否必然与挪用人共同构成挪用资金罪? 非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可以成为挪用资金罪的共犯,但前提是这些人员与挪用资金罪的特殊主体之间要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共同故意是指使用...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明知主犯的挪用资金为犯罪行为,还故意帮其转移、利用资金。这里的故意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其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查看全文

探讨:在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应在全体中止的情况下才成立,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包括自动性和彻底性,即行为人必须自愿停止犯罪并彻底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的行为。...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的行为。【本文关...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挪用资金罪共同犯罪应这样认定: 1、主观上有共同的挪用资金的故意。 2、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都实施了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针对的是单位资金。 4、共同犯罪人都达到...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中的如何认定共犯

法律解析: 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共同挪用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中的如何认定共犯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中这样认定共犯: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共同挪用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认定寻衅滋事共同犯罪?

该文章主要讨论了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犯罪主体、主观、客观和犯罪对象四个方面。其中,犯罪主体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犯罪对象必须是共同的犯罪客体。举例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