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如何?

律师回答
摘要:草签合同违约应根据双方约定是否有违约金。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商品房买卖合同应明确双方姓名、房屋状况、价格、交付条件等内容。草签合同有效,需履行。
草签合同违约是否有违约金需要根据双方具体的约定。草签的合同是有效力的,只要双方签字,没有违法因素,一般是有效的,应履行合同。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延伸阅读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与解决途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约定买卖房屋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当一方违约时,违约责任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履行合同等责任。解决违约责任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解决。在处理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的约束力和法律规定的适用,以维护合同的合法权益。
结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履行合同等责任。解决违约责任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当事人应当注意合同条款的约束力和法律规定的适用,以维护合同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如何确定

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确定如下:1、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金额的金额;2、损害赔偿,因违约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当事人进行的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如何确定

根据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债务人需支付违约金、进行损害赔偿或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违约金是向对方支付一定金额,损害赔偿是因违约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时向对方进行的经济补偿,继续履行则是法院或仲裁机关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特别履行命令,强制债...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应如何承担?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是: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债务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因不履行合同而造成财产损失时向对方当事人作...查看全文

民法典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当中约定的内容认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如何规定?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违约形式包括预期违约、实际违约、不适当履行和其他违约行为。预期违约分为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不能履行。实际违约包括届期不能履行和届期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指房屋质量、面积不符合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其他违约行为指履行...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违约责任应承担双倍定金或违约金、中介费、房屋差价损失。守约方可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以防执行困难。违约方可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违约方确实无法履行或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守约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违约金过...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违约责任应如何承担?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违约责任的承担是:1.法院或仲裁机关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2.因违约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时作经济补偿;3.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怎么承...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有: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要求违约方解除合同;以定金方式承担违约责任;以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共同商定违约方承担的损失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法律解析: 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有:1、继续履行;2、解除合同;3、定金罚则;4、违约金;5、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包括: 1、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 2、要求违约方解除合同; 3、以定金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4、以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承担违约责任; 5、双方共同商定违约方承担的损失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买卖房屋违约应按合同约定赔偿,无约定可按民法典一般原则执行,违约金一般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可请求法院减少或增加。民法典规定违约金可约定一定数额或按损失计算,若低于损失可增加,过高可减少。预定违约金减少纠纷和证明损失的麻烦,但需...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探究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及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可要求支付房款和违约金,超期可解除合同;出卖方不交付房屋可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可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违约责任包括实际履行、支付违约金和经济补偿。解除...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问题

本文介绍了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的相关问题以及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在违约金方面,如果合同中未约定,应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在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情况下,应按照相关规定确定租金标准。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方式、不可抗拒力...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

法律分析:一、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房屋买卖违约责任承担的条款,可以在买卖合同中载明,例如双方可以约定支付违约金,载明违约金的数额,支付时间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中违约责任

一、房屋买卖定金合同中违约责任约定购房合同违约责任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开发商方面违约情形主要包括:1、卖房后要求换房;2、不按期交房;3、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与赔偿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需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约定赔偿或按实际损失赔偿。卖方个人行为导致交易无法履行,买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违约金一般为定金两倍,具体合同约定为准。卖方违反合同义务导致房屋查封,应承担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

法律分析:房屋买卖合同违约责任应当写明:_x000D_ (一)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_x000D_ (二)违约责任条款作详细约定;_x000D_ (三)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约定一定要对等,否则最终吃亏的是消费者。一般承担违约责任的违约事项包括:1、签订认购书后,购房者不买房或要求换房,开发商不卖房或要求换房;2、购房者不按期付款;3、开发商不按期交房;...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如何办

1、有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绝大多数出卖人和买受人都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当事人一方逾期付款或者预期交付使用房屋时,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违约责任,也就是说,会明确约定逾期履行支付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赔偿损失的计...查看全文

房屋买卖合同如何约定违约金?

房屋买卖合同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情况来约定违约金,违约金过高的可以协商要求降低,也可以起诉到法院处理。1、购房合同的违约金赔偿最高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