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独有规则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需遵守先行调解、回避、少数服从多数和一次裁决原则;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除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外,还需遵守如下特有原则:
(1)先行调解原则。即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在裁决前,首先应进行调解,不经调解一般不得裁决。先行调解是仲裁的必经程序,但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效的,应及时裁决。
(2)回避原则。是指仲裁委员会成员或仲裁员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时,认为具有法定回避情况不宜参加本案审理,或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法定回避情节的,可能影响公正裁决,都可以自动或申请回避。
(3)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庭均为三名或三名以上单数组成。为保证裁决的客观公正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3、29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仲裁裁决。
(4)一次裁决原则。是指任何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都是最终裁决,当事人不服裁决的,不能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再次申请仲裁,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实行一次裁决原则可以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仲裁协议必须约定的内容
一是要有明确的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这部分内容在合同的仲裁条款中,通常是提出双方当事人有权在纠纷发生后,向某一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纠纷。不要在条款中既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又约定向某一法院提起诉讼,这样的仲裁条款被视为无效。
二是要有仲裁事项。即提出对什么内容申请仲裁。一般要明确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什么纠纷申请仲裁。如合同当事人属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在前一合同尚末履行完毕时又签订了含有仲裁条款的新合同,且两合同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这样会导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一部分在仲裁管辖范围内,一部分在诉讼管辖范围内,所以一旦发生合同争议,就会出现合同当事人既要进行仲裁,又要到法院诉讼的情况。故为防止类似问题的产生,合同当事人在约定仲裁协议时,应将对前期没有约定仲裁方式的前合同一并写入新合同争议条款中。
三是要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双方必须选定某一个仲裁委员会,就是说所选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有明确的名称,并在仲裁条款中写明所选定的是哪一个仲裁委员会。
延伸阅读
结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遵守《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并且还需要遵守先行调解、回避、少数服从多数和一次裁决等特有原则。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表达申请仲裁的意愿,并具体说明申请仲裁的事项。双方还需选定具体的仲裁委员会,并在仲裁条款中明确指定。这些要求能够确保劳动争议的公正解决和及时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三条 【仲裁案件第三人】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二条 【仲裁案件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仲裁规则

劳动仲裁的一般举证规则是如何的 劳动仲裁的举证规则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相结合的规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举证规则

劳动仲裁举证规则 谁主张谁举证是民法上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举证责任并不完全依照民法上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是规定了一部分举证责任必须是由用人单位举证。 劳动仲裁举证规则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举证规则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举证规则为谁主张谁举证,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庭的审理规则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一方可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满意的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证据认定规则?

律师分析: 劳动争议仲 证据,是指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能够依法证明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劳动争议仲裁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行为,其内容能证明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如 劳动合...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的证据认定规则

律师分析:劳动争议仲 证据,是指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能够依法证明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劳动争议仲裁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行为,其内容能证明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如 ...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委的性则

劳动仲裁委员会,是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机构,一般由县级以上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管。其具体办事机构是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是全额拨款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其职能是受理、调解;裁决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规则

法律分析: 1、为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争议),规范仲裁办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国人民解...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条规定,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举证规则

法律解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举证规则?

律师分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包括事实清楚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事实清楚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进行。自愿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尊重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法原则是指调解程序要合法。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包括事实清楚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事实清楚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进行。自愿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尊重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法原则是指调解程序要合法。...查看全文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法律分析: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除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查看全文

2021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法律解析: 《2021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是新修订的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法规,是我国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统一的制度规范。该规则主要针对劳动争议仲裁的适用范围、仲裁机构的组成和权力、仲裁程序及证据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在劳动争议仲裁...查看全文

2021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律师解答: 《2021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是新修订的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法规,是我国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统一的制度规范。该规则主要针对劳动争议仲裁的适用范围、仲裁机构的组成和权力、仲裁程序及证据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在劳动争议仲裁...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是:1、务必保留好证据原件;2、如果是录音证据,注意录音证据的原始载体要保存好,从原始载体拷贝出来的录音不是录音原件,真实性无法保证,会引起对方质疑。3、对于电子邮件、qq电子聊天等电子证据,如果案情重...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案件的证据规则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由于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双方当事人的不对等性,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劳...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是:1、务必保留好证据原件;2、如果是录音证据,注意录音证据的原始载体要保存好,从原始载体拷贝出来的录音不是录音原件,真实性无法保证,会引起对方质疑。3、对于电子邮件、qq电子聊天等电子证据,如果...查看全文

2021劳动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劳动纠纷仲裁立案最新规定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仲裁申请应当予以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一)属于本规则第二条规定的争议范围; (二)有明确的仲裁...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萍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12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