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死者生前存款过户算遗产吗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死者生前已过户的房产不属于遗产。法定继承一般情况下应均等分配遗产,但特殊情况下可不均等分配。特殊情况包括:继承人生活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对被继承人有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以及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此外,经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不均等分配遗产。
一、民法典中死者生前存款过户算遗产吗
死者生前已过户房产不属于遗产,已经过户的财产已经不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法定继承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其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劳动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尚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因年迈、疾病等原因而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者提供了主要的劳务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是指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处于相互紧密联系状态,彼此相互关心和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被继承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其具有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条件下,如果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不应分给这类继承人任何遗产,或者仅分给其极少份额的遗产。但应注意,如果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所应取得的遗产份额。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内容,结论如下: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死者生前已过户的财产不属于遗产。而根据《民法典》第1128条,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情况下应均等分配遗产。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对于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以及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此外,如果继承人之间达成一致同意,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关于死者生前房产过户遗产的规定

民法典中,已过户的房产不属于死者的遗产。法定继承人在一般情况下应均等分配遗产。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可根据生活困难、赡养义务等因素进行不均等分配。这些特殊情况包括:生活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的继承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父去世前过户房屋算是遗产吗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父去世前过户房屋算是遗产吗不算是遗产,因为父亲在去世前就把房子过户给别人的,房子的产权已经变了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了。《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父去世前过户房屋算是遗产吗

父去世前过户房屋不算是遗产,因为房产权已经转移给他人。根据《民法典》,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不包括在法律规定或性质不得继承的财产。《民法典》规定了遗产的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查看全文

死者配偶的存款算遗产吗?

法律解析: 如死者生前将自己的存款过户给他人,体现了本人赠与意愿的表示,且赠与行为已经完成,该存款就是他人的财产。死者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查看全文

死者配偶的存款算遗产吗

律师分析:如死者生前将自己的存款过户给他人,体现了本人赠与意愿的表示,且赠与行为已经完成,该存款就是他人的财产。死者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死者配偶的存款算遗产吗?

死者配偶的存款可以算作遗产,根据《民法典》,婚前存款按遗产分配,婚后存款一半归配偶,剩下一半作为遗产。遗产分配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继承,但特殊困难或扶养义务可影响分配。遗...查看全文

死者配偶的存款算遗产吗?

律师分析: 如死者生前将自己的存款过户给他人,体现了本人赠与意愿的表示,且赠与行为已经完成,该存款就是他人的财产。死者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房必须过户吗

法律分析:遗产房必须过户。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屋产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遗产房作为不动产以物权登记为准,未办理过户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房产未过户是否还算遗产

未过户的房产在民法典中被视为遗产。根据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需办理过户登记方可转让有效。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不需登记。遗产继承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查看全文

死者配偶的存款算遗产嘛?

律师解答: 如死者生前将自己的存款过户给他人,体现了本人赠与意愿的表示,且赠与行为已经完成,该存款就是他人的财产。死者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查看全文

死者生前转账的钱算遗产吗?

法律分析: 如果死者生前将自己的存款过户给他人,体现了生前本人赠与意愿的表示,且赠与行为已经完成,该存款就是他人的财产。死者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遗嘱处分...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房可以不过户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遗产房可以不过户,但继承人对房屋仅具有债权效力,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我国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屋作为不动产以物权登记为准,房产继承后不过户所有权不发生转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可以不办过户吗

法律分析:遗产不可以不办过户,不办过户无法取得不动产物权。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房屋遗产需要过户吗

民法典规定,继承房屋遗产需过户,需到派出所开死亡证明,房地产测绘部门办理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持权证、公证书、测绘证明到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到税务所办理税收核定,领完税凭证过户。...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房屋遗产可以过户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房屋遗产可以过户。过户需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到驻场税务所办理税收核定,领取完税凭证更名过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后要过户吗?

遗产继承无需过户,但如需卖不动产,则需先进行过户登记,否则不发生物权效力。《民法典》第230、232条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后要过户吗?

继承遗产不需要过户,但如要处分不动产,则需进行过户登记。根据民法典,自继承开始时发生物权效力,但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法典第230、232条规定此事。...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婚前的存款是个人财产吗

法律分析:婚前的存款是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约定夫妻共有,离婚时是不能够分割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知识产权的收益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_...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死者债务遗产如何赔偿

继承人需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应付的税款和债务,超过实际价值部分可自愿偿还。债务人死亡后,继承人以继承遗产价值为限偿还债务。...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死者债务遗产如何赔偿?

债务人死亡后,应由其遗产偿还债务。如果继承人继承,则也应承担债务。欠债应还,不能侵犯法律规定的税款和债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