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偿还贷款是否违法?

律师回答
摘要:如何起诉欠债人并追讨债务是民事关系,不涉及刑事责任。当事人可向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准备好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和欠款证据。欠债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借贷式诈骗和信用卡逾期不还都是违法行为。拒不执行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借贷式诈骗是以欺骗方式骗取财物,信用卡逾期不还超过规定期限的也被视为恶意透支。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关系。不涉及到刑事责任,不会涉及到判刑。对于欠钱不还的,当事人可向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起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即对方欠款的证据)。
民事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以下三种欠钱不还的情况,是违法的:
1、拒不执行。
借钱不还,法院判决生效后,有能力却拒不执行的老赖,按照刑法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罪,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借钱不还”型诈骗。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3、信用卡逾期不还。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对于欠钱不还的民事关系,当事人可向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起诉状需准备相关材料,包括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拒不执行、借贷式诈骗和信用卡逾期不还都属于违法行为,涉及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借贷式诈骗和恶意透支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
经商业银行审查、评估,确认借款人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小额贷款合约到期未偿还是否违法?

小额贷款长时间不还涉嫌贷款诈骗,适用刑法第193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贷款,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20万元罚金。...查看全文

贷款未偿还,他人是否会偿还?

工伤致残职工享受不同级别的待遇,包括工资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工伤保险基金提供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10级伤残分别为13、11、9、7个月的本人工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无法偿还,是否算违约?

购房贷款下不来是否算违约需视情况。签订合同且不履行者违约,未签订合同则不违约。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借款未归还是否违法?

借东西不还属于基本的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一般不予受理。当事人可申请调解或起诉解决,要求对方返还财产。仅在涉嫌侵占罪时,公安机关才可能立案处理。...查看全文

未偿还贷款是否构成诈骗?

借钱不还不一定构成诈骗,可能是因破产无力偿还,债权人可提起诉讼要求偿还。诈骗需有非法占有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区别在主观意图、采取方式和对待借款态度。处理借钱不还需依法认定,可咨询律师避免错误法律适用。...查看全文

贷款未偿还是否属于诈骗?

逾期不还贷款的后果及相关规定:不属于诈骗罪,而是民事纠纷,但银行可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逾期还款将导致个人信用报告中记录的逾期还款、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等负面信息,甚至可能被司法拘留。逾期还款后果包括高额逾期费用、平台花式催收、全国信...查看全文

父母贷款未偿还,子女是否需要偿还?

父母贷款无法偿还,子女没有偿还责任。父母欠下的债务应由他们自行承担,除非父母去世,子女继承了遗产。在这种情况下,子女需要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父母离异与父亲的债务无关,子女没有赔偿义务。子女继承父亲的遗产时,需要清...查看全文

未偿还贷款是否构成诈骗罪?

贷款不还一般不属于诈骗罪,只是民事纠纷。但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贷款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对象、领域、客体和行为方式。贷款诈骗罪仅涉及金融领域的贷款,侵害国家贷款所有权和金融信贷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围绕骗取贷款...查看全文

未偿还贷款是否会遭受追讨?

未偿还贷款通常不会导致通缉,因为这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债权人通过法院胜诉,而债务人有能力但拒绝执行判决,那么涉嫌拒不执行罪将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不偿还欠款是否违法?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关系,可向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和欠款证据。拒不执行、借钱不还型诈骗和信用卡逾期不还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贷款转贷是否违法?

律师分析: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目前高利转贷行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金融秩序,有很大的危害性。构成高利转贷罪。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企业贷款未偿还,能否更换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贷款期间可更换法定代表人,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无限制。公司是企业法人,拥有独立法人财产和财产权,对债务承担责任。借款人未按期还款应支付逾期利息,可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则可展期。借款合同是借款人...查看全文

在线贷款未偿还,可否诉诸法律?

通过网络诉讼可以解决借款不归还的问题。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上提交立案申请时,需要提交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之后,当事人点击预约立案提交,即可将相关立案材料提交至诉讼服务平台后台管理端。...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贷款利率是否违法?

放高利贷给未成年人是犯法的,因为这种行为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高利贷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这是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借款人因为偿还不了债务而陷入困境。然而,如果行为人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查看全文

高利贷是否违法?借款人是否需要还款?

高利贷犯法并不是不用还钱了,只是不偿还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的利息。法律对借款利息的规定是,个人欠款的利息计算方法主要是由当事人之间协议约定,但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属于高利贷范围的,是不会受法律...查看全文

未还信用卡欠款是否违法?

信用卡欠款未还可能导致坐牢和罚款。银行会起诉拖欠者,冻结卡片并列入黑名单。根据刑法第196条,拒不还款且欠款超过1万的被视为信用卡诈骗,法院可判处有期徒刑。银行会持续催款,委托第三方催收,最终起诉至法院。持卡人被加入信用黑名单,无...查看全文

子女是否有责任偿还父母未还贷款?

法律上,子女没有义务偿还父母的债务,除非继承了父母的遗产。父债子还不是法律规定,继承人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债务。贷款未偿还可能导致负面信用记录和法律追偿,但父母无需代偿子女债务。在遇到催债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报警处理暴力...查看全文

房贷未偿还,能否申请抵押贷款?

贷款购买的房产抵押给银行后,如有转让行为,抵押人应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如抵押权人能证明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益,可要求抵押人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转让所得。在贷款未还清的情况下再次抵押,需通知抵押权人。...查看全文

银行贷款无法按时偿还,是否属于违约?

赠与过户与买卖过户是将房屋过户给父母的两种方式。赠与过户需要签订赠与合同并办理公证和登记,费用较低;买卖过户需要签订买卖合同并缴纳个税,费用较高,但后续流转更方便。...查看全文

贷款未偿还,可否诉诸公堂?

这段内容主要介绍了借款未偿还和债务未偿还时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如果借款未按照协议履行,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债务人未按照协议履行,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提供了保留相关证据、起诉时间和利息的相关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