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如何处理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回答
摘要:工资拖欠的处理办法有: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工资拖欠的处理办法有: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拖欠工资,法律如何规定

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拖欠工资,可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不签合同会导致支付双倍工资和无法约定试用期;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无法保护商业秘密和进行竞业限制;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会对企业利益造成影响;在劳动争议中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如...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法律如何规定?

拖欠工资不给报警是无效的,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限期支付工资并请求赔偿金。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拖欠工资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按规定程...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法律咨询是如何处理的

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和法律后果。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违法公司将受到调解和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38条,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将面临限期支付、赔偿金等后果。工资应按时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问题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网上曝光拖欠工资不犯法,但需属实。揭露后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告公司拖欠工资需提供上班、劳动关系、未支付工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需承担不利后果。拖欠工资离职可获得50%-100%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拖欠工...查看全文

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所以,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来处理。...查看全文

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所以,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来处理。 【法...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拖欠农民工薪资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一、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查看全文

法律上拖欠工资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拖欠的工资如何追讨

拖欠的工资如何追讨 当地人社局投诉或仲裁,对仲裁不服可以起诉。准备一份劳动仲裁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法律是如何界定的

法律分析:法律对拖欠工资的界定:如果用人单位欠工资超过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算拖欠工资。而工资一般至少每个月支付一次,所以工资支付周期一般是一个月;但是用人单位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则支付周期是一周、一日、一小时。...查看全文

工资拖欠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性质以及劳动者可以采取的措施。首先,克扣工资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其次,劳动者可以采取向劳动监察行政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劳动者还可...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如何处理的

拖欠员工工资的处理办法如下: 1、可与用人单位询问协商:被拖欠工资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和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2、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 3、可到劳动仲裁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索要工资:向当...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的处理:相关部门是如何规定的?

拖欠工资应向当地部门或仲裁机构求助。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无需律师费,经济实惠。仲裁庭将公布裁决书,劳动者可据此向公司要求工资。如公司仍不支付,可诉诸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劳动者也可联系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催促公司支付工资,但无强制力。劳...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界定拖欠工资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界定拖欠工资?

律师分析: 法律对拖欠工资的界定如下: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欠工资如何写欠条?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工资欠条的书写需要有以下的内容:第一,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双方身份信息;第二,欠款的数额,用途;第三,是否给付利息;第四,是否约定还款日期;第五,债务人签字确认,并加盖公司公章;第六,书写欠条的时间。...查看全文

离职前工资拖欠,法律如何规定?

公司拖欠工资三个月,劳动者可直接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将承担民事责任,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获得赔偿金。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中断时...查看全文

公司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工资发放时间而未付给劳动者工资的行为。下列情况不属于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的有:(一)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正常支付工资;(二)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