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受伤,法律规定如果发生工伤的话公司是要负责医药费的。那么,超过工伤诉讼时效怎么办?接下来,关于超过工伤诉讼时效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由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一、超过工伤诉讼时效怎么办
工伤认定一年后诉讼时效过了,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用人单位赔偿。
超过工伤认定时限,也超过了民事诉讼时效,不能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工伤职工只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用人单位愿意赔偿的,不受限制。
二、工伤诉讼时效期限有多久
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是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相对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而言,工伤保险争议案较为特殊,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从主张自己的权利。
依照法律规定工伤发生后应当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且而且这一年的期限无法中断、中止。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是可以中断、中止的,所以:
(1)只要认定为工伤,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
(2)只要期间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只要期间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时效是中断的,要重新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超过工伤诉讼时效怎么办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工伤诉讼时效为一年,建议在认定为工伤之后应当及时去找公司要赔偿,否则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就不能够再进行劳动仲裁了,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那胜诉的概率就更低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