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既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不同类型的犯罪有不同的构成要件。犯罪未遂的三个标准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包括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一、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犯罪既遂的标准从根本上说是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因不同类型的犯罪,法律设定的构成要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既遂的判断标准也应具体分析。各类既遂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同,并有刑法做了具体规定,这正符合构成要件说的要求既犯罪行为构成一定要件就为既遂。
犯罪未遂的三标准: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是一个有机整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前提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的形态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的主观条件。
二、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
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
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
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分的关键点。
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如《刑法》第236条强奸罪的着手实施行为就是对被害妇女实施暴力、威胁等手段,以达到强行奸淫的目的。可以这样认为,犯罪预备行为是为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行为的实行和犯罪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实现创造可能性;而犯罪实施行为则是要直接完成犯罪,变预备阶段实行和完成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直接的现实性。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标准因犯罪类型和构成要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犯罪既遂要求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犯罪未遂则需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且原因在行为人意志之外。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已经着手实行、未得逞以及原因在意志之外。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在于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犯罪预备为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条件和可能性,而犯罪实施行为直接完成犯罪,将预备阶段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征,并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区分开来。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贪污罪既遂的判断依据

本文介绍了贪污罪的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标准。既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贪污行为并符合贪污罪构成要件的特征,产生了相应的危害结果;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贪污行为,但没有取得对公共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实际控制权或所有权,且没有造成客观危害结果。...查看全文

确定犯罪既遂和未遂的判断依据

犯罪既遂和未遂的区别及法律依据、量刑标准。犯罪既遂是完成犯罪目的,未遂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着手实行犯罪但未得逞的属于未遂犯,可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犯...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依据

敲诈勒索罪的区分标准是是否实际占有被勒索财物,犯罪未遂与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犯罪未遂需满足已着手实行犯罪、未得逞、原因在犯罪人意志之外的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条和第274条,对未遂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走私毒品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依据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未遂情况可具体区分为: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属于既遂或未遂,而出售自有或非购买方式获取的毒品属于既遂,不知是假毒品而进行贩卖属于未遂。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共同犯罪既遂与未遂探讨

诈骗罪的主旨是区分既遂和未遂两种犯罪形态。既遂是指诈骗犯罪达到犯罪人目的的完成形态,未遂是指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骗取财物的停止形态。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2023年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标准是贿赂是否到手。受贿人收受贿赂即构成犯罪既遂,与是否谋取他人利益成功无关。区分受贿罪与正常馈赠可从关系、动机、方式、时间和标的物等方面界定。受贿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而正常馈赠发生在有密切...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判断依据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一、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未遂需具备以下上特征:   1、已经着手...查看全文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刑罚探讨

盗窃罪的量刑规定根据犯罪的既遂和未遂情况来确定。对于数额型财产犯罪案件的部分未遂,首先根据既遂和未遂的数额判定法定刑幅度,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从重处罚既遂或未遂部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查看全文

有关强奸罪刑罚的探讨:未遂与既遂的区别及判断

强奸未遂的处罚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基础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强奸罪的认定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男子,主观上是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女性的性自由权,客观上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行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依据

共同犯罪的标准和特征。共同犯罪既遂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已达到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未遂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于意外原因未得逞。对于共同犯罪未遂的标准,有不同观点。共同犯罪预备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对于是否成...查看全文

探讨犯罪既遂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满足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所必需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有四种形式:行为犯、结果犯、举动犯和危险犯。划清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查看全文

探讨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及中止方式

犯罪未遂和既遂的区别在于定义和处罚。犯罪既遂是指行为已经满足犯罪构成要件,处罚按照法定刑幅度执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处罚根据造成的损害程度减轻或免除。...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既遂判定与刑罚探讨

非法持有毒品罪既遂后可能被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起点取决于毒品数量和犯罪情节,可以在不同幅度内确定。非法持有毒品罪与窝藏毒品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动机和是否有数额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刑罚。...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探讨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标准是根据是否实际取得他人财物,数额大小和严重程度来判断。根据《刑法》,对于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未遂与既遂的刑罚探讨

本文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量刑的相关规定。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在客观方面,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强索...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未遂与既遂的认定探讨

本文介绍了保险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诈骗活动的数额犯以已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为既遂标准。而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则是诈骗罪未遂。...查看全文

欺诈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方法

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既遂是成功骗取财物,未遂是未能成功骗取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财产犯罪既遂,未遂的判断规定?

律师解答: 准确认定盗窃的既遂与未遂,主要应考虑被害人对财物的控制权范围:考虑被害人对财物的控制权范围是从空间范围上划定一个界线,将财物窃离物主的控制范围的,应为既遂,否则为未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财产犯罪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

法律分析:财产犯罪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来认定。例如诈骗罪的既遂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财物已经处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控制之中;未遂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取得钱财。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诈骗罪既遂与未遂怎么判断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并且成功的诈骗到了钱财;而诈骗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骗取到钱财。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