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享受高温补贴即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室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危害性岗位补贴及高温补贴是否缴纳所得税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文件精神,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人,不征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人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因此“危害性岗位补贴及高温补贴、高空作业补贴”,均不属于税法规定的免征范围,所以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夏季高温作业注意事项
1、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饮食和营养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