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主客观不一致性?

律师回答
摘要:主客观相一致是刑事责任的原则,犯罪需有故意或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动机。判决需重视证据和调查,不仅仅依赖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不足以认定有罪,需有其他证据。证据应确实、充分,满足定罪量刑条件、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
主客观不一致不构成犯罪。犯罪主观方面,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延伸阅读
主客观不一致性的判定标准及应对策略
主客观不一致性的判定标准是通过综合分析主观意见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异来确定。首先,需要评估主观意见是否基于个人偏见、情感或立场,而非客观事实。其次,检查是否存在客观数据、证据或科学研究与主观意见相矛盾。最后,考虑是否有其他可信的信息源或专业意见支持主观观点。应对策略包括:寻求多方意见,进行客观调查研究,检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采用逻辑推理和分析,以及利用专业法律知识和判断力来解决主客观不一致性问题。通过这些判定标准和应对策略,可以更好地处理主客观不一致性情况,确保公正和客观性的维护。
结语:在刑事责任追究中,主客观一致是重要的原则。判决案件时,我们要注重证据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不能仅凭口供轻易认定被告人有罪。只有当证据确实、充分,并符合定罪量刑的要求,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为了确保公正和客观性,我们需要综合分析主观意见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异,寻求多方意见,进行客观调查研究,并依靠法律知识和判断力来解决主客观不一致性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正和法律的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判断主客观不一致在定罪时的影响?

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时,如发现其主客观方面不一致,不能定罪处罚。根据《刑法》,明知自己行为会危害社会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主观与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主客观一致原则是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一致。主观犯罪和客观有害行为必须有不可避免的因果关系,主观罪过是危害行为和结果的原因,必须是必然结果。犯罪的标志是客观危害行为和主观故意或过失的统一。...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犯罪嫌疑人主客观方面不一致时,人民法院不能定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行为危害社会结果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构成故意犯罪,需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过程中,发现其涉嫌的犯罪的主客观方面不一致的,不能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律师分析: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必须是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定罪

法律解析: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必须是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查看全文

探讨主客观不一致如何影响定罪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认定犯罪必须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二者之间有必然因果关系。主客观不一致则不能定罪。...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应该定罪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过程中,发现其涉嫌的犯罪的主客观方面不一致的,不能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能定罪吗

主客观不一致不能定罪。主客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犯罪的认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必须主客观一致,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犯罪,客观有害行为,必须是主观犯罪与客观有害行为和结果之间不可避免的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定罪

法律分析: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必须是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构成犯罪嘛?

律师解答: 构成的,虽然主客观都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但是并不要求他们一致,也正是如此,犯罪类型上就有牵连犯,过失犯等多种类型。总之是否构成犯罪,主要还是依据刑法中明确的要素,只要符合这些要素那就是犯罪了。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一致构成犯罪吗?

律师分析: 构成的,虽然主客观都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但是并不要求他们一致,也正是如此,犯罪类型上就有牵连犯,过失犯等多种类型。总之是否构成犯罪,主要还是依据刑法中明确的要素,只要符合这些要素那就是犯罪了。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刑法中主客观不一致怎么定罪?

律师分析: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必须是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查看全文

判断定罪是否成立: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

犯罪的主客观一致是刑事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必须符合主客观一致的要求才能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主客观不统一能定罪吗

不能,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主客观相一致。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必须是这种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查看全文

口供不一致如何判断罪责?

刑事定罪需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犯罪事实清晰度和证据充分性等因素。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八种,被告人供述只是其中之一。判决需重视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不足以定罪,反之则可定罪。证据需满足事实证明、法定程序查证...查看全文

笔录不一致如何判断罪责

本文介绍了警察局进行两次笔录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口供和笔录的区别和没立案的笔录是否会销毁的相关知识。在笔录方面,分为询问笔录和讯问笔录两种,询问笔录针对受害人、证人等,讯问笔录针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而关于没立案的笔录,则不会被...查看全文

证人证言不一致如何判断

两次笔录不一致可能构成伪证,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批评教育、罚款、拘留或刑罚。刑事诉讼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以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探讨主客观不一致在定罪中的作用与影响

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对犯罪的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一致。认定犯罪需满足主观有罪过、客观有危害行为,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主观罪过是危害行为和结果的原因,行为必须是主观罪过的必然结果。主客观不一致...查看全文

合同中的签约主体与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如何判断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实际履行主体与签约主体不同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以及恶意串通的行为。要起诉合同实际履行主体与签约主体不同的情况,需要准备好民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