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起,新的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正式实施了,这意味着对于长期在异地就医的在职和退休人员是一个好消息,可以省心省力了。
但是有网友表示“还是不方便,应该全国一卡通,不用备案!”“为什么非要备案?不能全国通用?和银行卡一样?”“希望全国一卡通,全国人民能在医疗上人人平等!”等等,诸如此类质疑备案的声音不绝于耳。
经查证跨省异地就医新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还是非常必要的,2个原因需要了解一下,避免吃亏。
目前,每个省的医保目录、医保服务、报销比例、门槛费等不一样,换句话说,基本医疗保险未全国统筹,存在2个现象,一个是医疗政策不统一,比如说看同样的病,在不同省份报销是不一样的,存在报多报少现象;另一个是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全业务全流程应用没有实现全国统一。换句话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信息系统不兼容,属于省级统筹,如果不备案,跨省异地就医就无法获取参保地医疗政策。
第二个,实时上传至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异地就医备案的目的,便于实时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将异地就医人员的信息和相关费用信息需要传回参保地来计算待遇,再传回异地就医医院,出院时,由异地医院完成与病人直接结算。
很显然,建立备案制度,可以精准识别跨省异地就医人员信息,极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同时可以将参保人员身份认定、待遇类型确认等工作提前完成,将基金支付历史记录、个人账户金额,以及最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事先采集起来,将影响直接结算的隐患在备案的过程中尽量消除,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持卡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一次成功,有利于患者放心就医。
如何异地就医结算备案呢?
跨省异地就医新规之前,异地就医人员亲属要提前备案,要告知就医人员因何原因、要去异地何处去看病,同时也只能通过现场备案,费时费力不说,有时还会耽误工作。但是新规后,异地就医人员福利来了,异地就医人员备案举手之便,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同时备案只要登记就医的地市,不指定具体的医院。
不备案吃亏吗?
备好案后,参保人在备案地就医时,出具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可以在跨省联网定点医院直接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结算。如果不备案的话,肯定吃亏的,这意味着没有开具异地就医转诊证明,根据“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异地结算规定,异地就医结算时,可报销比例再降5%-10%,也就是说少报一些报销费。
最后提醒一下,不同的异地就医人员,线下或线上提交的备案材料是不同的,比如说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需提供“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页”或个人承诺书备案。因此,备案是必须的,可以避免自己吃亏。具体需要什么备案材料,建议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