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见地:被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做好准备。
经济持续低迷,各行业更是跌宕起伏,就连很多大厂也未能幸免,同样不得不再次调整发展战略,削减不那么重要的业务和市场,大量的人员被重新分配,更有一部分人员直接被优化掉了。
企业在大量裁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更优秀、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才加入,人才市场依然有很大的机会。那么被公司优化了的人如何在当前人才市场找到机遇,找到新的职业定位呢?那些躺在公司被优化名单的人员,如何在被优化节骨眼上在公司获得新的职业机会呢?
在我的职业经历中,经过几次企业裁员,也亲自优化过不少人。就现在也还在优化人员,并且今年应该持续优化人员。在跟员工谈优化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都不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企业需要优化人员的时候被优化掉的人会是自己,特别是在平时工作中表现也还可以的人员。
作为一名HR工作者,不论是面试者是应聘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亦或者是核心职位的人员,在面试交流的时候,有很多人说不清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过往的职业经历中最擅长做什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很显然,很多人都走在“被同化”了的职场或者职业的道路上,在职场上长久的“被同化”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随着公司的节奏走,很可能就会成了能做很多,但样样不精的状态。一旦发生变化,这种员工所面临的职场危机非常大,求职压力往往会更大。那到底怎样才能在公司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尽最大可能给自己最好的准备呢?
首先,审视自己,进行优势分析和能力评估。
有变化,其实也是对自己进行解构和重新整合能力的机遇。
许多人在刚开始进入职场或者刚加入某家公司后,只知道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按照要求做好上级发布的任务。几年下来,简历上倒是罗列出自己干了很多事情,但不能提炼具备了什么能力或者创造了什么价值,这些对标外界人才市场处于什么段位,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你需要定期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估,在这段工作经历中:
· 自己所做的工作列个清单,看看有没有具有独特价值的工作。
· 独特价值哪项工作带给自己的是什么的增长。
· 对于常规工作,你是否有比别人有更高的产出。
· 自己的能力增长得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
· 同岗位中,自己排在什么位置,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
· 站在公司的角度,你的人效是怎样的,是否超过公司给予你的报酬。
· 如果不再从事原来的工种,你还可以做什么工作,对于新工作,你具备了哪些素质和能力要求。
其次,针对公司安排,进行综合评估。
公司如果要留下你,提供给你转岗的岗位及该岗位的发展,和你的职业规划是否相匹配。
· 新岗位,经过几年的沉淀跟积累,是否能有向上的发展。
· 新岗位所在部门在公司所处的地位如何?是新的业务,还是已经成熟运转的业务(一般来说新业务带来的开拓性更大,但老业务只要是公司主要盈利点,相对会更加稳定)。
· 新岗位会给你能力和潜力训练带来哪些机会,纵向及横向发展如何。
我谈过一个员工。
她原来是做互联网投放推广工作的,是自己所擅长的,但因为战略调整,公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计划做推广,于是公司根据她的职业潜力,把她调整到一个具有很大职业发展前景但对她个人来说却是陌生但她之前一直不太愿意的职位,她考虑到刚过哺乳期,家庭也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便答应了,经过公司人力提供的职业生涯辅导,八个月后,她成为了这个职位的核心骨干。
也谈过一个员工。
她原来是做技术开发工作的,自己想在这个方向一直精进,但因为公司业务收缩,并且公司并不觉得有合适她转岗的职位,所以公司进入了公司裁员的名单,但她刚结婚正计划生子,所以跟公司谈了转岗做了文员工作,小孩子上幼儿园后,她再想找一份技术开发的工作,却发现因为转岗做文员工作期间放松自我能力要求而失去核心竞争力,只能继续从事着一份没什么价值且不怎么喜欢的工作。
所以,在接受公司的优化建议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合理性评估。
如果确实当时有困难不便于离开,也要在新岗位稳定后,按之前的规划去做一定的努力,比如和公司提出去更有竞争力的岗位或者重新寻找外界合适的机会。切勿因为贪图一时的舒服或轻松,而错过自己的职业成长期。也不要轻易放弃公司提供的一个合适自己二次发展的职业机会。
再次,你是否,对被优化有提前的准备。
其实,在公司正式实施裁员时,早就已经提前有征兆了,当公司有以下情况时,作为员工要保持是否会被优化掉的警觉性。
· 行业出现较大波动,业务渠道变窄,利润下滑明显。
·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大范围组织变动。
· 管理态势变松,考核制度收紧。
· 在无前期宣导的情况下,突然开展倡导员工销售产品的 “全员营销”活动。
· 薪资结构的调整,员工福利延缓。
如果你过往工作比较综合,或者竞争力不强,对公司创造价值的性价比不高,无疑是要被优化的重点对象。你可以从过往的经历中,梳理下自己擅长哪类工作,观察公司目前的岗位配置,看看有没有能发挥你专长和能力的部门和岗位。
从另一个角度看,面临“被优化“的可能,实际也是你转型的好机会。
比如你一直是做财务的,但实际发现自己更合适也更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可以考虑转入Making的工作岗位,或者HR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你的积累和专业及能力,在同等条件下要重新找一份making或HR的工作,似乎不太具有竞争力。但在你正在服务的公司,就可能会在被优化前争取到这样的机会。站在公司的角度,如果能在内部实现调配,比从外部招一个同等条件的人员要有效得多。
你如果有这样的打算,那就整理好自己过往的经历,分析和想去的部门岗位能力要求的重合部分,总结自己对于那份工作的优势。还有,肯定和重视自己想从事那份工作的决心......去同你的领导和接收部门的领导大胆谈吧。
最后,如有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前面三点,在公司还是没有争取到特别好的局面,那就接受外部继续求职的挑战吧。
当然,如果你不懂得怎么对自我进行分析和定位,或者在自己过往的经历中未能总结出自己的优势或者独特价值,不能发现自己应该或者能够找寻什么机会,那就大方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面对工作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握核心技能,努力站在价值贡献的安全区间;另一方面在任何时候,多准备一个Plan B 并为Plan B 做一些小小的积累,至少让自己做到面对变故时能够淡定从容。
被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