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期间中止中断的情形

律师回答
摘要: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是民事诉讼执行过程中的两种情况。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暂停执行,待特殊情况消失后恢复执行程序;执行终结是指由于特殊情况无法继续执行,结束执行程序。执行中止的条件包括延期执行、异议、死亡继承、法人终止等;执行终结的条件包括撤销申请、撤销法律文书、死亡无遗产等。执行终结是永久停止执行,而执行中止是暂时停止后恢复执行。
在判决或诉讼执行的过程中,会发生执行中止和执行终止的情况。从字面上理解,中止是暂停,而终止是终结。
执行终结,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特殊情况,使执行工作无法继续下去,从而结束执行程序。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特殊情况消灭后,再恢复执行程序。中止执行是指暂时停止执行,终结执行是指结束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执行中的执行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法定中止诉讼的原因,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不宜进行,因而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待这种原因消失后再恢复执行程序的制度;终结执行是指已经开始的强制执行因发生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况不能继续进行,因而结束执行程序。
执行终结与执行中止有区别,前者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后者是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条件具备时,执行程序仍要恢复。
相关知识: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的条件
执行中止,就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暂时没办法执行,待客观原因消除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中止执行需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执行终结就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执行或者不可能执行,因而终结执行程序。执行终结需符合下列条件: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结语: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特殊情况消失后再恢复执行。执行终结则是由于某种特殊情况导致无法继续执行或不可能执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执行中止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等。执行终结也需满足条件,如申请人撤销申请、被执行人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等。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暂停执行,后者是终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四十七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申请执行期限中止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一、申请执行期限中止中断的情形?申请执行期限的中止情形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查看全文

中止执行的情形

法律分析:   中止执行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查看全文

执行中止的法定情形

执行中止的情形是指需要中止执行的事实和理由,只要这些事实和理由出现,就必须中止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6条的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情形是: 第一,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以后,权利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查看全文

强制执行中止的情形

强制执行申请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以及合并、分立等情况。在执行过程,如果作为申请执行人或被申请执...查看全文

保证期间中断的情形

保证期间虽不属于除斥期间,但有与除斥期间相同的“除权”的效果。保证期间不会因任何事情而中断,除非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提起诉讼或请求仲裁,保证人拒绝承担责任的权利消失,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人在保证...查看全文

封存在中止执行期间中止执行

查封的主房产到期后,只要案件未执行完毕,都可以申请继续查封,并且中止执行没有时限规定,当事人随时可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以保证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诉讼时效中止的障碍包括: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代理、继承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权利人...查看全文

执行财产刑中止的情形

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申请人对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有权进行处分,申请人同意被执行人暂缓履行义务,暂停执行程序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中止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查看全文

执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查看全文

执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中止执行的情形: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5、人...查看全文

法院可中止执行的情形

一、法院可中止执行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可中止执行的情形:  &nb...查看全文

执行中止的情形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执行中止的情形是: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申请人主动提出中止执行的;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或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律师分析: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及含义。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中止原因消除后重新计算时效。诉讼时效中断则是因主观因素,如起诉、请求等,中断后重新开始计算时效。中止是暂停计算,中断是重新计算。中止法...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律师解答: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法律解析: 诉讼时效是指从权利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获得司法保护。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限内不起诉,则该权利将失去司法保护。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查看全文

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

中国执行程序中的执行中止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中止执行:申请人同意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合理异议、当事人死亡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法人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法院认为应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执行...查看全文

法院决定中止执行的情形

中国执行程序中,有一些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如申请人同意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合理异议、当事人死亡等。执行中止一般适用于对连续执行无实质性影响的事项。然而,如果某一事项可能导致执行程序长期休眠,应终结执行。在中国,由于被执行...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期间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期间中断的情形:(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立喜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主任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3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