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揭示

律师回答
摘要:众筹平台存在的问题包括:项目信息虚假或不完善、欠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欠缺对冲动决策的保护、欠缺股东权利的保护、投后没有信息披露和资金使用监管以及缺乏投后管理而导致的退出无望。
1、项目信息虚假或不完善
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众筹平台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往往回避或缺位,以绕开法定的审查和担保义务,因此众筹平台上所披露的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目前几家知名的众筹平台上所显示的项目信息通常仅对产品的用途和功能,或者商业模式做尽可能简化的描述,并附上创始人的简历,较少有对技术和市场的客观分析和评价,也少有对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同时,在描述中不乏采用夸大、绝对化的用词,用以挑动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2、欠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
股权投资所涉风险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不少众筹平台却有意或无意地放松了审查投资者资格的环节,其后果是投资者在做出参与股权众筹之前忽略了对自身风险承担能力的有效评价。
3、欠缺对冲动决策的保护
不少众筹平台要求投资者一旦决定参与股权众筹即需进行投资款的缴付,即一旦做出投资决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出资的行为。而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众筹平台均只设定了单一投资者对单一项目的投资下限而未设定投资上限。两者共同作用下,极容易出现投资者因冲动而做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同时,从募集资金完成到取得相应股权,中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资金安全性较弱。
4、欠缺股东权利的保护
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者是通过SPV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的特定项目公司股权,并不能如同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取得该项目公司的股东地位,也就不能获得相应的股东权利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保护。而通常情况下,SPV公司将管理权(包括行使在特定项目公司中的股东权利)授权予众筹平台或领投机构实施,投资者甚至并不了解其在SPV公司中的地位及权利,既不知自身有何与股东身份有关的权利,也难以采取保护该类权利。
5、投后没有信息披露和资金使用监管
不少众筹平台并未制定、公布其信息披露制度,普通投资者很难了解项目公司的发展情况,包括所投资金是否正用于项目介绍中所述之用途。一旦出现项目公司滥用、挪用投资款项时,投资者不仅难以发现此类情况,更无法采取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6、缺乏投后管理而导致的退出无望
不少众筹平台对投后管理的方式也只字未提。投后管理的疏漏将直接导致未能在适当的时机退出项目公司,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延伸阅读
结语:众筹平台存在项目信息虚假、投资者风险评估不足、冲动决策保护不完善、股东权利缺乏保护、信息披露和资金使用监管不足以及缺乏投后管理等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和困扰。在众筹投资中,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并要求众筹平台加强信息披露、风险评估和投后管理,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提高众筹投资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二节 股 份 转 让 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因前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公司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属于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因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六条 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二)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三)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
(四)募集资金的用途;
(五)认股人的权利、义务;v (六)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以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律师分析: 股权众筹投资主要法律风险如下: 1、风险或许是大多数缺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容易忽视的。公司有盈利并不一定就会分配利润,公司是否分配利润、分配多少是由公司股东会所决定的,而股东会的运行机制实行资本多数决,即大股东具有股东大...查看全文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法律解析: 股权众筹投资主要法律风险如下: 1、风险或许是大多数缺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容易忽视的。公司有盈利并不一定就会分配利润,公司是否分配利润、分配多少是由公司股东会所决定的,而股东会的运行机制实行资本多数决,即大股东具有股东大...查看全文

代持股的法律风险揭示

代持股的法律风险:代持股协议在双方有效,但对第三方无约束力;外国投资者规避中国法律的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实际出资人不进行工商登记存在身份不被认可、代持股人恶意损害利益、股权被冻结执行等风险;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可能引发继承或离婚纠纷。...查看全文

股权代理风险揭示

股权代理人风险包括协议被否定、股东恶意侵害、难以确定身份和强制执行的风险。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实际出资人可以要求无效处分股权的行为,并要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股权质押的风险较大,因为股权是一种权利而非实物,质押权的实现取决于公司的...查看全文

股东面临的风险揭示

公司法律责任与股东关系:虚假出资、抽逃资产、名义股东、独资企业、混同资产与业务,都可能导致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或无限责任。控制股东对公司债务也有连带责任。...查看全文

股权众筹投资有哪些法规风险?

律师解答: 1、风险或许是大多数缺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容易忽视的。公司有盈利并不一定就会分配利润,公司是否分配利润、分配多少是由公司股东会所决定的,而股东会的运行机制实行资本多数决,即大股东具有股东大会的决定权。 2、一般而言,股权...查看全文

股权众筹投资有哪些法规风险?

法律解析: 1、风险或许是大多数缺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容易忽视的。公司有盈利并不一定就会分配利润,公司是否分配利润、分配多少是由公司股东会所决定的,而股东会的运行机制实行资本多数决,即大股东具有股东大会的决定权。 2、一般而言,股权...查看全文

小产权房购买法律风险揭示

小产权房是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产权证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交易限于本乡成员。非经批准购买者合同无效,需返还。小产权房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出售受限。购房者在征地拆迁中无法获得产权补偿,只能作为实际使用人安置。...查看全文

购买期房的法律风险揭示

购买期房的法律风险及购房者应注意的事项。购房者需谨慎对待开发商提供的图纸和效果图,以免交房后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购房者难以把握开发商的情况,如资金不足、建设质量降低、设计变更等,可能导致损失。市场行情和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购房者的利...查看全文

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风险提示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同样地,根据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除非该强制性规定并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此外...查看全文

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风险提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虚假表示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查看全文

股权出资的注意事项:股东权益与风险揭示

公司股东以股权出资的注意事项:股权清晰完整可转让;通过评估机构确定出资额;权衡风险与收益;处理溢价和财务手续;关注市场应变能力;外商投资需批准;先办理股权变更再办理注册资本变更;不得出资情形包括未缴足注册资本、设立质权或冻结、章程...查看全文

创业公司股权转让合同风险揭示

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审查应从程序和实质两方面进行,程序上需注意是否合法、是否侵犯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实质上需注意股权是否存在瑕疵,转让人是否真实股东。...查看全文

买卖无产权房的风险揭示

无产权房买卖风险大,无法转让、出租、设定抵押权,被强制拆除或拍卖的风险存在。产权房和无产权房区别在于无产权房无法交易、上市、继承,只有限制使用权。小产权房实际上是无产权房,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产权大小不重要,准确界定应...查看全文

小产权房投资的风险揭示

小产权房的风险:无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无法受法律保护;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难以获得全额拆迁补偿;无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不能抵押流转。...查看全文

受托人的风险揭示

受托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包括注意义务、超越权限、委托事务转交第三人和共同委托等方面。委托人与受托人在委托关系中应相互信赖,受托人需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委托人与受托人需实际履行义务。...查看全文

众筹融资架构法律风险及监管

众筹是一种融资方式,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传播的特性,发动公众的力量,集中公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中小企业、创业者或个人提供资金援助以实现某个活动或项目或创办企业的目标。众筹可以分为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和捐赠众筹等。众筹的...查看全文

企业进行股份回购的风险揭示

公司股份回购可能产生的不利之处:1、损害债权人利益,导致公司资本减少;2、影响财务结构、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威胁正常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股东在特定情况下可请求公司收购股权。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股东可在九...查看全文

风险提示警示公众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包括贪污、受贿、回扣、挪用等行为。根据金额不同,罚款和处分力度也不同,涉及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同时,对未经批准的资金运用行为也会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金额越...查看全文

股权众筹合法吗

法律分析: 股权众筹是合法的,但是存在法律风险。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其法律风险包括欠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欠缺对冲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