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滥用职权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超越职权、玩弄职权、故意不履行职责和以权谋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
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
三、是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
四、是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刑事法中的滥用职权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滥用职权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以个人私利为目的,违背法律规定、职责要求,滥用职权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根据刑事法律规定,滥用职权行为可能涉及受贿、贪污、渎职等罪名,其法律后果通常包括刑事处罚、行政处分以及民事赔偿等。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行政处分可能包括降职、撤职等,而民事赔偿通常是为了修复受害人的损失。通过对滥用职权行为的严惩,可以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益,并促进社会的法治建设。
结语:滥用职权行为严重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通过对此类行为的严惩,可以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的法治建设。我们应当坚决打击滥用职权行为,为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提供坚实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什么叫滥用职权罪?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 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户损失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查看全文

什么是滥用职权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滥用职权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况:不认真履行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以及过度运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行...查看全文

什么是滥用职权行为

法律分析: 滥用职权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况:不认真履行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以及过度运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行为,只有致使...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是指什么行为?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非法决定、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的,应当立案:1、造成1人死亡以上,或重伤2人以上,或轻伤5人以上...查看全文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滥用职权罪

1、滥用职权属于职务犯罪,构成犯罪一般要求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要定罪免处,一般来说造成的损失应在构成犯罪的临界点左右,并能有效弥补损失。如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自己掏钱上交,用于弥补给国家造成的损失。2、根据...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具体行为

滥用职权是指什么行为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首先,滥用职权应是滥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权限,如果行为...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行为有哪些

滥用职权的行为如下:1、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无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2、玩弄职权,随意决定或处理事项;3、故意不履行职责,或者随意放弃职责;4、以权谋私,虚公济私,不正确履行...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行为通常表现为?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的情形列为四种: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 【法律依...查看全文

过失行为是滥用职权吗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罪是属于故意的犯罪,并不存在过失的行为,如果是过失行为的,应该是属于失职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职权的行为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滥用职权的行为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查看全文

法官滥用职权去哪举报,及滥用职权行为的特征

法官滥用职权可向上级法院或监察机关举报,以维护合法权益。滥用职权的特征包括超越职权、玩弄职权、怠于履职、不正确履职。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不履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滥用职权罪的构...查看全文

揭露警察滥用职权的行为

如何应对警察滥用职权?先整理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违纪警察可被停职、禁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报案或控告。报案、控告、举报可书面或口头提...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滥用职权是指什么行为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首先,滥用职权应是滥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权限,如果行为...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受贿贪污的行为

滥用职权受贿贪污需数罪并罚,不宜简单以“从一重”的原则处断。滥用职权、受贿、贪污分别侵犯不同客体,一重罪处罚违背均衡和全面评价原则。应数罪并罚。...查看全文

公务员滥用职权行为哪些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滥用职权的行为特征为超越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和不正当行使权力。滥用职权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玩弄职权、故意不履职、以权谋私。根据《刑法》第397条,滥用职权致重大损失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务员滥用职权行为哪些?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应当遵纪...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不是犯罪行为

不一定。滥用职权罪是结果犯,必须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才构成本罪。对于滥用职权来说是一种犯罪结果犯,在法律上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遵守法律规定,才能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违法...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的定义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无权事项,侵吞公共财产,导致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该罪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什么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_x...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