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违纪行为的定义

律师回答
摘要: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无权事项,侵吞公共财产,导致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该罪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户损失等行为。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的法律后果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破坏了公信力,因此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滥用职权违纪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纪律处分、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具体的法律后果视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影响的严重程度而定。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丧失职位、受到刑事处罚不仅会影响个人声誉,还会对职业生涯和社会形象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公职人员应时刻牢记职责,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免承担滥用职权违纪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
结语:滥用职权违纪行为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滥用职权的后果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公职人员应牢记职责,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以免承担严重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滥用职权违纪行为什么叫滥用职权罪?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 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户损失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查看全文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滥用职权

滥用职权通常不属于违反政治纪律,而是违反行政纪律和犯罪行为。对于导致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滥用职权

滥用职权不属于违反政治纪律,而是违反行政纪律、犯罪行为。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滥用职权的行为特征为超越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和不正当行使权力。滥用职权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玩弄职权、故意不履职、以权谋私。根据《刑法》第397条,滥用职权致重大损失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违纪构成滥用职权吗

法律分析:违纪有可能构成滥用职权。滥用职权违纪行为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重大损失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违反什么纪律?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违规行为:是财经纪律还是职权滥用?

涉嫌挪用资金罪及其与违反财经纪律的区别。挪用资金罪主要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资金挪为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根据金额和用途的不同,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而违反财经纪律则包括更广泛的主体,除国家机关、拨...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具体行为

滥用职权是指什么行为 滥用职权,是指不法行使职务上的权限的行为,即就形式上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职务权限的事项,以不当目的或者以不法方法,实施违反职务行为宗旨的活动。首先,滥用职权应是滥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般职务权限,如果行为...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是违反政治纪律吗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不是属于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是属于违反行政纪律、犯罪的行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会违反政治纪律吗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并不是属于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而是属于违反行政纪律、犯罪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定义是什么?

滥用职权是指过分或非法使用权利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承担法律责任。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者,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最低三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定义是什么

滥用职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的特征是:(1)滥用职权行为的实施者是国家工作人员。(2)滥用职权行为发生在国...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职权的行为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 滥用职权的行为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查看全文

怎么定义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根据规定,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本法的其他规定,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查看全文

失职渎职类违纪行为的认定

法律分析:失职渎职类违纪行为的认定为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有滥用职权、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人(含监督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支配可能性。...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的定义与特征

滥用职权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无权事项,或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特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有犯罪故意和滥用职权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滥用职权的危害包括影响恶劣、...查看全文

什么算滥用职权行为

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超越职权、玩弄职权、故意不履行职责和以权谋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查看全文

什么是滥用职权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滥用职权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况:不认真履行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以及过度运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行...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行为有哪些

滥用职权的行为如下:1、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无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2、玩弄职权,随意决定或处理事项;3、故意不履行职责,或者随意放弃职责;4、以权谋私,虚公济私,不正确履行...查看全文

什么是滥用职权行为

法律分析: 滥用职权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况:不认真履行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以及过度运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根据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行为,只有致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