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撤销原审法院的判决。而对于不服第一审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第二审法院一律使用裁定,不适用调解程序。
具体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对一审法院作出的裁定不服上诉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此外,判决生效后,按照判决履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是不适用调解程序的。
延伸阅读
判决后的调解:法律效力与解决争议的灵活性
判决后的调解在法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判决具有法律效力,但调解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判决后的调解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和达成双赢的局面。调解可以通过协商、调和和妥协等方式,帮助当事人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避免长期的诉讼纠纷和法律程序的耗时和费用。因此,判决后的调解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法律的效力,还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争议,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
结语:判决后的调解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还提供了更灵活的解决方案,维护双方关系,实现双赢。调解通过协商、调和和妥协等方式,避免长期诉讼和费用。判决后的调解充分发挥法律效力,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判决之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在裁定阶段不能执行调解,但在胜诉人自愿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执行阶段自行和解。此外,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进行调解。...查看全文

在签署法院判决书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本文讲述了法院调解书的调解内容和申请强制执行的问题,指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若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一方反悔,则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在被告不同意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变更调解协议内容并及时判决。...查看全文

民事判决书发布后是否还可以进行调解?

民事判决书下来后,仍可进行执行调解。执行调解是指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调解内容可包括放弃权利、满足对方要求或双方妥协。调解需符合条件,即基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由法院执行员记录并双方签字或盖...查看全文

民事判决书下达后是否还可以进行调解?

民事判决书下来后还能调解,即执行调解。双方当事人在法院执行过程中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调解内容可包括放弃权利、满足对方要求或双方妥协。调解需符合条件,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执行员将协议内容记录并由双方签名或...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判决书下达后是否还可以进行调解?

民事诉讼判决书下来后不能再要求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只有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才会做出判决。调解必须是自愿的,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一方反悔,法院应及时做出判决。...查看全文

一审判决书生效后,是否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后还上裁判文书网嘛

民事调解与判决或裁定不同,一般只要法院制作调解书后盖章,并送达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即生效。调解书应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对于离婚、维持收养关系、即时履行等不需要调解书...查看全文

调解是否可以在判决书下达后进行?

《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在执行中可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员应记录并签字盖章。如一方不履行协议,法院可根据申请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裁决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劳动仲裁裁决后不可调解,需执行裁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对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或申请撤销。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纠纷、辞退离职争议等。仲裁机构先调解再仲裁,若双方接受调解方案,需执行调解协议。...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执行通知书收到后仍可进行调解,需联系执行法官和申请人,如申请人同意。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执行员应记录并双方签字或盖章。一方不履行协议,法院可根据对方申请恢复执行。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法院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维...查看全文

判决后是否仍然可以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二审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原审判决即撤销。但对于不服一审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二审法院一律使用裁定,不适用调解程序。...查看全文

撤诉是否可以在调解后进行?

调解之后可以撤诉,调解的优势在于提高效率和化解矛盾。调解可以超出当事人请求的范围,解决更多的事项,相对于判决更有效率。调解的对抗氛围较轻,有利于案结、事了,也有利于人和。调解结案是在法院主持下,当事人互谅互让、相互妥协的结果,履行...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在起诉后进行调解?

这篇文章介绍了在诉讼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以及法院调解民事纠纷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文章还阐述了法院调解民事纠纷的原则,包...查看全文

能否在判决书下达后进行调解?

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可以替代法院判决书。一审判决宣判后,在上诉期内成功调解可出调解书取代判决书。法院旨在降低当事人矛盾,关注其感受与意见,以及公众的看法。判决书在上诉期内属于未生效法律文书,双方可调解结案。若判决生效,在履行...查看全文

离婚调解成功后是否还需进行判决?

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离婚调解成功后无需判决。当事人可申请执行调解书,如对调解内容不满可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书应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并由法院签署、盖章后送达双方。调解书一经签收即具备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仲裁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仲裁可以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仲裁调解书能否强...查看全文

离婚时是否可以不进行调解和解决和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调解能和好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能不能调解...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在调解结案后进行上诉?

调解结案不可以上诉,但对调解不服可以申请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已生效的调解书,如违反自愿原则或违法,可以申请再审。然而,已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或调解书则不能再审。再审申请需提交申请书等材料,并通知对方...查看全文

仲裁庭审理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开庭后可进行庭前和解,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仲裁庭应先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调解书明确仲裁请求和协议结果,经签字盖章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若调解失败或一方反悔,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查看全文

法庭上是否可以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出庭,可以委托代理人协商。调解应尽可能就地进行,一般应当公开。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协助调解。达成的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批准...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不进行司法调解?

司法调解必须基于双方自愿原则,一方不愿参与调解,法院无权强制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应及时判决。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调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