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住房如何界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包括购房方式、贷款情况、房产登记、夫妻共同贷款等情况,对购房者了解相关标准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购房计划。 重点总结:本文介绍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包括贷款买房是否结清、房产登记情况、夫妻共同贷款等情况,对购房者了解相关标准有助于规划购房计划。
一、首套房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2、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信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3、全款买过一套房贷款买房——算首套。
4、全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了房屋登记系统查不到房产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5、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全都已还清且出售同时能够提供两套住房出售的证明这种情况下再贷款时——算首套。
6、个人名下有一套房商业贷款已还清另一套是公积金贷款已出售同时能够提供住房出售的证明申请商业贷款再买房——算首套。
7、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若贷款已还清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具体因素灵活把握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8、夫妻两人一方婚前有房但无贷款记录另一方婚前有贷款记录但名下无房产婚后买房申请贷款——算首套
二、二套房认定标准
由于认贷不认房政策的出台二套房的界定要简单些: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若贷款未结清——算二套。
2、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此时再贷款认定为二套房以上。
3、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若贷款,已还清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具体因素,灵活把握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若贷款未还清——算二套房以上。
对于想要购买房产的公民或家庭来讲,了解清楚首套房认定标准与二套房的认定标准,这其实对自身购买房产是很有帮助的。毕竟现在大多数城市对房产的购买作出了限制,了解清楚相应的认定标准之后,才能够想办法为自己多购买房产。
延伸阅读
结语:了解清楚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对于想要购买房产的公民或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根据贷款记录、房产登记系统和出售证明等具体因素,可以确定是否符合首套房认定条件。同时,对于已有一套房的情况,贷款是否结清也是判断是否为二套房的关键。掌握这些认定标准,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购房计划,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需求。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保障商品房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首套房是如何界定的

首套房认定的常见情况有哪些(一)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二)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信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首套。...查看全文

宅基地如何界定首套房?

该文章主要讨论了农村宅基地房屋的产权问题以及二套房认定标准的相关情况。根据文章内容,农村宅基地房屋没有产权证,只有土地使用证。对于该网友来说,他的房屋信息在房管局和信用报告上都查不到,因此应该按照首套房的标准进行认定。...查看全文

契税部门如何界定首套房

首套房的认定标准:买房人年满18周岁,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且名下无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除父母购买、按房改政策购买、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查看全文

首套住房贷款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首套住房贷款的认定条件如下:第一,购房人是、年满18周岁;第二,购买的住房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米;第三购房人的名下没有个人的单独住房,也没有和其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第四,通过继承或拆迁安置得到的住房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查看全文

首套住房贷款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首套住房贷款的认定条件如下:第一,购房人是、年满18周岁;第二,购买的住房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米;第三购房人的名下没有个人的单独住房,也没有和其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第四,通过继承或拆迁安置得到的住房不在这个范围内...查看全文

二套房如何界定

法律解析: 一般有这样三种认定方法:1、以租贷人的家庭作为确定房贷的次数;2、对于利用银行借款置备首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寓居面积少于本地平均水平,可再次向银行贷款,本地人均住房平均水平以上年度为准,其余均依照第二套房贷实行;3、...查看全文

二套房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 分以下三种情况界定二套房: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未结清再次贷款买房; 2、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再次贷款的; 3、夫妻双方,一方婚前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使用公积金贷款,婚后想以...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二套房?

本文介绍了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包括已贷款购买过一套房但商业贷款未结清的情况、个人名下有两套房其中一套已还清而另一套未还清的情况、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婚前使用过商业贷款而另一方婚前使用过公积金贷款婚后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但贷款未还清的情况。...查看全文

二套房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二套房如何界定分三种情况:_x000D_ (一)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未结清再次贷款买房;_x000D_ (二)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再次贷款的;_x000D_ (三)夫妻双方,一...查看全文

二套房如何界定?

律师分析: 一般有这样三种认定方法:1、以租贷人的家庭作为确定房贷的次数;2、对于利用银行借款置备首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寓居面积少于本地平均水平,可再次向银行贷款,本地人均住房平均水平以上年度为准,其余均依照第二套房贷实行;3、...查看全文

二套房如何界定

法律解析: 一般有这样三种认定方法:1、以租贷人的家庭作为确定房贷的次数;2、对于利用银行借款置备首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寓居面积少于本地平均水平,可再次向银行贷款,本地人均住房平均水平以上年度为准,其余均依照第二套房贷实行;3、...查看全文

首套房证明怎么开,怎么界定首套房

首套房的界定:1、必须是县级以上城市的房管局开的证明。户口是农村的,就到村委会开证明,再到镇上盖章,最后到县里盖章就好了。3、首套房证明,上面还得有当地房管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经办人联系电话。4...查看全文

首套房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各个城市关于首套房认定的标准各有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认房不认贷:认房不认贷的意思是,只要购房者名下无房,不管以前是否办理过住房贷款,都是认定为首套房;   2、认贷不认房:认贷不认房的政策在银行办...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首套房

法律分析:认定首套房如下:_x000D_ 1、贷款买过一套房贷款已结清再次贷款买房的;_x000D_ 2、贷款买过一套房卖掉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的;_x000D_ 3、全款买过一套房再次贷款买房的;_x000D_ 4、...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首套房?

法律分析:认定首套房如下:首套房的定义是指购买仅拥有的唯一一套住房。首套房的购房者应当年满18周岁,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所购房产应为普通住房,房产面积不超过90平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首套房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各个城市关于首套房认定的标准各有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认房不认贷:认房不认贷的意思是,只要购房者名下无房,不管以前是否办理过住房贷款,都是认定为首套房; 2、认贷不认房:认贷不认房的政策在银行办理房贷时,会...查看全文

二套房贷如何界定

商业银行在审批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后,应及时查询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在贷款批准后将相关信息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根据《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银发[2007]452号,对于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果...查看全文

二套房贷如何界定

二套房贷款认定标准:新出台的二套房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既认房又认贷,且异地人士购房贷款还需提供1年以上拟购房地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否则均按照二套房贷计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日晚间在其网站上公布《关...查看全文

什么是首套住房贷款?如何认定?

首套住房贷款的认定条件包括购房人需满18周岁、购买的住房面积不得超过90平方米、购房人名下无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以及通过继承或拆迁安置得到的住房不在认定范围内。若购房人曾经贷款购买过房屋,但房屋已出售,则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查看全文

交契税怎么界定首套房?

律师分析: 分以下几种情况: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2、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信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首套。 3、 全款买过一套房,...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周刚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6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