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律师回答
摘要:违法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2倍工资;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支付2倍工资;未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未支付经济补偿需赔偿;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需支付2倍赔偿金;不出具书面证明需改正,造成损害需赔偿。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物品需退还并罚款。
1、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的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提示: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的起算时间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解释:首月不罚;公式:工期乘2减1)
(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违法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支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上述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若用人单位在用工满一个月后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对于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两倍的工资。对于用人单位违法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金,并加付赔偿金。对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未出具书面证明的还需改正,并承担赔偿责任。若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物品,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退还,并处以罚款,同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很多种情况,如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很多种情况,如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查看全文

劳务关系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劳务关系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发包工程或派遣人员,待岗、下岗、内退人员从事临时工作,离退休人员被聘用,常年性岗位与劳务关系等;可以通过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证明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不适用于劳动法,劳动法只适用于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职业病危...查看全文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职业病危...查看全文

违反规划建房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违规建房的租赁合同一般无效,但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前有效。违建房属于法律禁止买卖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且未经登记备案买卖主体不合法。...查看全文

法律风险与防范建议

当前,许多城市实施了限购政策,导致许多家庭无法购买二套房。然而,许多人仍然想方设法购买房产,其中通过假离婚的方法较为常见。假离婚买房攻略包括去中国人民银行拉征信记录、去民政局办理离婚、去房管局办理房产证更名和购买新的房子,等待银行...查看全文

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

离婚房屋转让合同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即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其遵守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浅析法律风险与防范

房产交易委托书需公证,注明期限和权限。委托公证应向住所地或行为地的公证处办理。委托内容必须真实合法。申请公证可向住所地、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发地公证机构提出。...查看全文

法律监管与风险防范

民间借贷分为合法和违法两种情况,超过36%年利率的部分属于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中国人民银行的通知虽然禁止高利贷,但其不具有法律效力。民间高利贷被最高人民法院界定为民事行为,只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借高利贷无力偿还可与贷款方协商分期或...查看全文

无合同用工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后,可以要求未签合同二倍工资,每晚一个能要求的相应减少一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1.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查看全文

个人非法放贷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个人非法放贷是非法的,涉及到资金的非法转移和利息的非法收益,对个人和社会造成风险和影响。常见形式包括个人向朋友、同事、亲戚提供高利贷,通过网络平台或民间借贷方式收取高额利息。任何人都应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非法放贷活动。相关部门将监...查看全文

透支信用卡法律风险与防范

透支信用卡超过5万元并恶意拒不归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认定恶意透支需考虑透支金额和行为人意图。善意透支有偿还意图,而恶意透支是为了非法占有。被起诉时,应及时偿还欠款以避免刑事处罚。若只面临民事诉讼,主动承担民事责任并还款即可。但若...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什么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什么法律风险

法律分析: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什么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有二个:一是强制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合同是指违反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查看全文

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面临双倍工资惩罚和无固定期限合同关系成立的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应支付劳动者两倍工资。同时,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被视为与劳动者...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的法律规范

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只要符合确定劳动关系的实质条件,且不存在欺诈等认定劳动关系无效的行为,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隐私权法律风险与防范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侵犯个人隐私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侵犯者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权。法院审理后,查明事实、审查证据,并依法判决;判决书明确结果和理由。...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发生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 有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