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土地纠纷案件的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土地纠纷的处理机关是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农村责任田划分、宅基地规划和边界划分等争议属于行政部门处理。法院受理的土地纠纷分为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包括土地权属争议、非法占用土地等,可先协商解决或提起行政诉讼。民事案件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纠纷等,需向法院起诉。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也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土地纠纷的机关是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因农村责任田划分,宅基地的规划及调整和边界划分而引起的纠纷,属于行政部门处理的争议,而不应属于法院管辖。遇有此类情况,可向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予以解决。
法院受理的土地纠纷有两类:一类是行政案件,另一类是民事案件。
属于行政案件的几种情况:一是因土地权属不明、界限不清引起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争议,可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自行协商,未果的,可由人民政府处理,对人民政府处理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书的30日内向法院起诉;二是人民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作出处理决定以后,如果对处理结果不服,且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三是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必须由主管机关先行处理,对未经批准或采用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宅基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属于民事案件的土地纠纷:一是土地使用权纠纷;二是土地所有权纠纷;三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合同纠纷;四是土地出售、交换、出租抵押合同纠纷。另外不包括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纠纷,都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范畴,应到法院民事审判庭起诉。
延伸阅读
土地纠纷案件的解决策略和法律程序
土地纠纷案件的解决策略和法律程序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当面临土地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尝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争议。这涉及双方就争议事项进行积极的对话和妥协,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这包括起诉或被起诉,通过法院系统来解决争议。在法律程序中,双方将提交证据、出庭辩论,并接受法官的裁决。法律程序可涉及多个阶段,如一审、二审和上诉等。在整个过程中,律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将代表当事人提供法律建议和辩护。最终,法律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地解决土地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土地纠纷案件的解决涉及多个方面。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部门应处理农村责任田划分、宅基地规划调整和边界划分引起的争议,而法院受理土地纠纷分为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对于行政案件,当事人可先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予以解决。对于民事案件,涉及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纠纷以及相关合同纠纷,应向法院起诉。律师在法律程序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当事人提供法律建议和辩护,最终目的是公正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 举办乡镇企业,其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举办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用地批准手续和土地登记手续。
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连续闲置两年以上或者因停办闲置一年以上的,应当由原土地所有者收回该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分期开发房地产的,分期投资额应当与项目规模相适应,并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按期投入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二十四条 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决土地边界纠纷的方法

土地确权纠纷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单位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在30日内向法院...查看全文

解决邻里土地纠纷的方法

邻里土地纠纷处理:协商、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或起诉法院;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5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设区市、自治州处理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省级及以上处理跨设区市、自治州、涉及中...查看全文

土地权益纠纷的民事纠纷解决方法

土地确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1、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政府处理;2、单位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3、不服政府处理决定可向法院起诉;4、法律依据为《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权确定方式:1、按...查看全文

农村山地土地纠纷的解决方法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单位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向法院起诉;纠纷解决前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查看全文

20年前土地纠纷的解决方法

土地纠纷20年后一般认定为过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超过20年的权利受损,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解决土地纠纷的方法和程序

本文讲述了土地纠纷的处理程序和解决途径。当事人应先协商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若协商不成,则政府进行调解。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行政处理和行政诉讼。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土地确权纠纷,...查看全文

解决土地开垦权纠纷的方法

开荒的土地使用权纠纷可通过村民会议、农村土地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解决。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8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特殊情形需经村民会议同意并报批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适用本法规定。...查看全文

土地纠纷:邻居间的解决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途径,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政府或主管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受理部门应先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如调解不成功,受理部门应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可申请行...查看全文

解决土地纠纷的方法与技巧

土地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和解、调解、行政裁决及复议和诉讼。无承包合同土地纠纷应由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个人之间的纠纷可由乡级政府受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后,需报送同级政府,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处理...查看全文

农村家庭土地纠纷解决方案?

因土地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解决方案?

律师分析: 1、当事人与对方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可请当地的村委会中设置的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如果双方不愿意调解的,可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会对纠纷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看全文

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解决方案

法律解析: 1、当事人与对方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的,可请当地的村委会中设置的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如果双方不愿意调解的,可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会对纠纷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看全文

土地置换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互换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起诉等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也可以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仲裁裁决书如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查看全文

土地确权边界纠纷的解决方法

当土地确权边界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由政府调解或作出行政裁决。如果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

承包土地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快速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方法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向法院起诉。争议解决前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权益纠纷的解决方法

土地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当事人协商解决、人民政府调处和提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是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当事人直接磋商解决纠纷,签署协议但没有法律约束力;如一方拒绝执行,可申请政府调处。人民政府可以进行调解或作出行政裁决。...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2.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3.当事人对有关...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方案有什么?

农村土地纠纷首先应该找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土地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查看全文

股权纠纷案件解决方法

处理股权纠纷案件的主要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公司内部股权纠纷的类型涉及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瑕疵出资和隐名股东等。股权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开庭审理、调查阶段、辩论阶段和判决宣告。在处理股权纠纷时,当事人应遵守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