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医疗纠纷?

律师回答

律师分析:

1、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首先应认真听取患方的意见,对其提出的合理建议应尽量满足;对其提出的不能马上答复的问题应明确告知解决的方式和时间。2、在接到患方提出的医疗事故方面的申诉后,医疗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应马上进行调查,对那些自己不能判断的医疗技术问题应尽快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初步鉴定。如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应对患方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期得到患方的谅解;如鉴定结果是医疗事故,则可组织调解,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赔偿患方的相关损失。3、若患方对以上处理仍存异议,则可建议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4、对个别无理取闹、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者,应及时请求公安机关予以解决。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医疗纠纷

法律解析: 1、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首先应认真听取患方的意见,对其提出的合理建议应尽量满足;对其提出的不能马上答复的问题应明确告知解决的方式和时间。2、在接到患方提出的医疗事故方面的申诉后,医疗机构内...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医疗事故

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疗事故和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需及时调查核实并向患者解释。发生重大医疗过失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减轻患者损害。医疗事故争议时,相关记录需在医患双方在场下封存和启封,由...查看全文

医生如何应对医疗纠纷

法律解析: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二、有时间观念。三、相关技术操作记录要全面。四、查房记录要全面。五、检查结果分析处理要记录。六、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查看全文

医生如何应对医疗纠纷?

律师分析: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二、有时间观念。三、相关技术操作记录要全面。四、查房记录要全面。五、检查结果分析处理要记录。六、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对医疗机构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医疗机构应告知患者或其近亲属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病历资料封存和启封规定,以及病历查阅和复制规定。对于患者死亡的情况,还要告知近亲属尸检的规定。...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如何规避医疗纠纷风险

为了应对医疗纠纷,医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其次,设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以规范诊断、治疗、护理、药事、检查等各项工作;最后,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陷入医疗纠纷,应对策略有哪些?

医疗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协商达成一致后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具有约束力。调解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如果协商、调解失败或不愿意协商、调解,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面对医疗纠纷,如何应对?

合法维权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赔偿险中心了解、请有“医疗纠纷经验”的律师维权,而医闹等过激行为并不可取。...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医疗欺诈纠纷?

医疗欺诈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双方可以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服务欺诈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伤残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医疗纠纷案件?

如何追究医疗责任事故中医务人员的刑事责任以及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根据管辖范围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检察机关公诉并由法院处理;对医疗技术事故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可直接在就医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当医疗鉴定委员会拒绝赔偿时,患者可证明医院有过...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如何应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及办法: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医方需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和鉴定,申请处理需经审查,医方违反报告规定可申请处理,应适用诉讼优先原则,行政处理程序应终止。重大医疗过失行...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医疗事故应对措施

医疗事故诉讼流程包括:患方准备工作、诉讼、技术鉴定和赔偿款确定。患方应联系医务科复印病历;确认双方诉讼资格并质证病历资料;向专家小组提交详细的陈述书,指出医方过失和违规;最后确定赔偿款。...查看全文

起诉医院如何应对医疗事故纠纷

医疗事故纠纷起诉医院的程序和条件,以及技术鉴定所需材料。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患者需提供充分证据,经技术鉴定确认医疗事故后,可以要求医院承担法律责任。医疗机构有举证责任,证明是否存在责任。...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对医生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对医生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医生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涉嫌医疗事故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_x0...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如何界定?

医疗诉讼责任认定有三种方式:法官判定、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法官可以直接判定或指定鉴定部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和再次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则是另一种方式。...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应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有权请求医疗机构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应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应通过协商、调解、诉讼方式处理。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也可以请求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调解。调解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查看全文

怎样应对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起诉程序及赔偿项目确定。医疗纠纷起诉需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包括准备起诉状、证据清单等,并经过医疗鉴定确保准确性。法律依据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抚养费等,残疾赔偿金按收入标准计算,丧葬费按职工月...查看全文

当医疗纠纷发生时,如何应对?

本文讲述了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首先需要收集证据,然后存档病历。接着是封存件的保存。在仔细研读手中的资料并准备与医院沟通调解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通过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如卫生局、县调解中心、政府部门等。若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整形医疗事故纠纷

整容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及索赔方法。病员家属向医疗单位申请事故鉴定,不服可向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最终鉴定由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做出,不服可向法院起诉。整容医疗事故证据包括手术协议、照片、就医记录等。索赔包括手术费、护理费、交通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