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保存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一、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先行保存规定有哪些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证据先行保存规定如下:

(1)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2)先行登记保存期间,证据持有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损毁或者转移证据。

(3)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自动解除。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条

二、行政处罚的证据有哪些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

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2、物证。

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3、视听材料。

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的事实材料。如用录音机录制的音响、语言;用录像机录取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等。视听资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4、证人证言。

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制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除了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不能做为案件的证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做证一般应亲自出庭,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后可以用书面证言的形式作证。

5、当事人的陈述。

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就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所以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当加以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所以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客观地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和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6、鉴定结论。

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技术鉴定作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所以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中运用的极为广泛的一种证据。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的检验证书。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对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证据形式。勘验笔录常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保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当场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所做的现场情况的笔录。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先行登记保存期间,证据持有人及其他人员不得损毁或者转移证据,并在7日内作出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证据保存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一)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二)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查看全文

了解证据保存的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并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期间当事人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和行为性质,前者保障取得证据,后者具有更多功能。...查看全文

证据保存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一)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二)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如下: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仲裁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

证据保全制度,是为了防止证据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保证正确和及时地审理案件。证据保全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在证据有灭失的可能时,采取保全措施;二是在证据有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时,采取保全措施。仲裁的证据保全,是在当事人申请后,由仲裁委员会...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具体如下: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是事项有利害关系;...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如下: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证据保全的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如下: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公证处证据保全的内容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查看全文

证据效力的法律规定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查看全文

证据三性的法律规定?

证据的三性为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合法性解决证据资格的问题,真实性指证据形成过程客观真实且内容能反映待证事实,关联性要求证据与待证事实具有一定联系,有助于证明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查看全文

证据不足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之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提存的法律规定

提存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提存的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证据保存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证据保存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证据保存的义务可是行政处罚机关也可是当事人。采取保存措施要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被登记保存的证据要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措施时,要注意程序合法...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证据保存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证据保存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证据保存的义务可是行政处罚机关也可是当事人。采取保存措施要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被登记保存的证据要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措施时,要注意程...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证据保存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证据保存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证据保存的义务可是行政处罚机关也可是当事人。采取保存措施要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被登记保存的证据要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措施时,要注意程序合法,登记保存必...查看全文

二审新证据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二审庭审后还能提交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主要有: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阶段举证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过程,未获得法院的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证据是...查看全文

公证处证据保全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证据保全的申请条件: (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是事项有利害关系; (2)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即使利害关系人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公证处只要查明该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具有真...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冯文春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15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