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报销范围有:
1、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门(急)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2、工伤保险参保人发生工伤后遵循就近抢救的原则,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急)诊、住院的医疗费用。即工伤发生当日的门(急)诊、工伤发生当日起7天内的住院费用。
3、工伤保险参保人因公出差、公派学习、长驻异地工作,在境内本统筹区外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急)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工伤报销赔偿种类有:工伤医疗费、工伤误工费、工伤护理费等。
工伤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工伤的赔偿范围是:
1、住院伙食补助费;
2、停薪留职期间的工资;
3、医疗费:据实报销;
4、生活护理费;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6、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7、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8、伤残津贴;
9、丧葬补助金;
10、供养亲属抚恤金;
1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社保中医保卡看病报销的范围有哪些
所有疾病均可以用社保卡报销,社保卡的报销时针对不同医疗项目的不同额度来定的。而和什么疾病没有关系。
社保卡就医消费报销的比例如下:
第一,使用特殊医用材料或使用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一次性医用材料,以及进行人工器官的安装和置换,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国产普及型价格支付90%;
第二,慢性肾功能衰竭在门诊做透析,器官移植后在门诊用抗排斥药,恶性肿瘤在门诊化疗、放疗、介入治疗或核素治疗的基本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90%;
第三,门诊特殊检查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80%,个人自付20%;
第四,连续缴费与报销比例挂钩,参保人连续参保2年后,报销比例增加到71%,连续参保4年后,报销比例增加到72%,以此类推。
工伤后怎么报销
工伤赔偿须经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三个必经阶段。很多农民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还往往需要劳动关系的认定。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亲属必要的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第
1、职工
(
包括农民工
)
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30
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机关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直接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报销需要哪些手续及材料
工伤保险报销需要的手续是:
1.发生工伤24小时内要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工伤报告表;
2.发生工伤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经人社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工伤保险报销需要的材料是:
1.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2.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书;
3.市、城镇职工工伤医疗终结鉴定表;
4.住院治疗的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等。
工伤认定工伤费怎么报销?
国家对于工伤的员工伤报销一定的费用,并且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要拿着相应的材料,到相应的机构即可报销。同时员工的工伤认定申请应该由用人单位携带相关的证明材料到有关机构进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