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淘宝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一)进行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进行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进行虚假宣传的连带责任
《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二、淘宝虚假宣传的主要行为
1、服务不存在;
2、宣传的与实际不符;
3、夸大效果;
4、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信息;
5、误导消费者的宣传;
6、违禁时限用语。
三、虚假广告宣传从重处罚的情形
(1)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受到处罚后,再次实施的,增加20%;
(2)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增加20%的罚款额;
(3)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增加20%的罚款额;
(4)刊登、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声明性公告的,增加20%的罚款额;
(5)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的,增加30%的罚款额;
(6)拒绝监督检查,阻碍执法人员进入其经营场所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实施地,抢夺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资料等,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40%的罚款额;未采用暴力手段的,增加30%的罚款额;
(7)无正当理由不按《询问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询问的,增加10%的罚款额;拒不接受询问,阻扰调查的,增加20%的罚款额;
(8)不履行法定义务,经告知后仍然拒不提供有关帐册、协议、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的,增加20%的罚款额;
(9)虚假宣传行为造成他人严重损害或者引起群体投诉的,增加40%的罚款额;
(10)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当事人被行政处罚之后,认为处罚是比较正确的情况下,只要履行行政处罚书就可以,如果对处罚有不服气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在收到处罚书之后,申请诉讼。不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是行政诉讼都是有法定的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依照其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一经发现将处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销售者虚假降价消费者受骗应当怎样处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何赔偿 销售者虚假降价消费者受骗的,可以向当地价格部门反映情况。对经营者的这种行为,应当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销售者虚假降价消费者受骗应当怎样处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何赔偿 销售者虚假降价消费者受骗的,可以向当地价格部门反映情况。对经营者的这种行为,应当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样处理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形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一经发现将处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淘宝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赔偿金额?

律师分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查看全文

淘宝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赔偿金额

律师分析: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何处置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法,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一经发现将处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应该怎么处罚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一经发现将处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何赔偿

1、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赔偿为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何赔偿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应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消费者律师可帮助消费者追求赔偿,包括个人诉讼和集体诉讼。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市场竞争关系、恶意、虚假成分和...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应该赔偿

1、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赔偿为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形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查看全文

淘宝商家虚假宣传怎么赔偿消费者

一、淘宝虚假宣传赔偿的规定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查看全文

淘宝店家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一、淘宝店家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怎么投诉淘宝有商家虚假宣传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拨打消费者热线12315投诉。如果商家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对饭店的具体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会怎么处罚

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认定标准 商家虚假宣传行为将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虚假宣传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商家赔偿损失,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包括市场竞争关系、恶意、虚假成分和损害消费者权益...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怎么赔偿

虚假宣传消费者如何索赔 经营者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自行向经营者索赔,如果经营者不赔偿的,可以向消委会等部门投诉。问:法律上对于虚假宣传的定义什么?答: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怎么解决

法律分析: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怎么解决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查看全文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是否可以维权?

做虚假宣传,可以投诉维权。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查看全文

淘宝商家虚假宣传

法律分析:1、淘宝卖家做虚假宣传,可以投诉。接到投诉后,认为情况属实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淘宝涉嫌虚假宣传

法律分析:淘宝刷单主要违反了两个方面的法律规定:1.任何群体和个人以刷单形式挣取利益、误导消费者,均属于违法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2.根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查看全文

淘宝涉嫌虚假宣传

法律分析:淘宝刷单主要违反了两个方面的法律规定:1.任何群体和个人以刷单形式挣取利益、误导消费者,均属于违法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2.根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