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如何确定视听资料的定性以及其范围?

律师回答
摘要:视听资料是一种直观、直接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如录音、录像等。它具有证明力强、取证时间有限、易与非法证据混淆等特点。根据法律规定,侵害他人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取证方法不可作为证据。因此,证据收集需合法且不侵犯他人权益。例如,在自己家取证合法,但对第三人侵犯权益则不合法。同样,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的公共场合照片具有合法性,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窃听设备证据则不合法。
视听资料:从证据学上讲,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光盘、电影胶片等反映的图像和声音,以及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当事人举证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视听资料证据被当事人采用。比如,手机录音,MP3录音,录音笔录音等。此类证据的特点是:
1)证明材料的直观性。不论是录像还是录音,一般都是当事人或其他相关证人直接的表述,特别对于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的自述,往往可以认定为自认,一旦反应在录音资料或录像材料上,当事人若想****,须另行举出反证。形象性、直观性更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因此,此类证据证明力较强。
2)取证时间的阶段性。一般只能在提起诉讼或与对方正式谈离婚之前,才能取此类证据。并且,绝大多数视听材料证据都是围绕着对方当事人收集的。当另一方当事人心有警备戒心时,此类证据基本不能获得。
3)取证时间的不确定性。在婚姻案件中,取类似证据往往不能使得取证对象知晓,或一般只能采取秘密手段,因此,当事人一方往往说了半个小时或更多时间,也不能将要取证的内容表述出来。
4)“偷拍偷录”不合法证据与“私自拍录”合法证据的易混淆性。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证据收集是滞合法,限制在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上。比如,在什么场合:为了调取中忠证据,而侵入第三住宅,是侵权行为,当然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在自己家取证,不存在此种问题。但是,如果取证目的已达到,却又另行对第三人的人身或精神进行侮辱,则又构成了侵权行为。再如,安放录音设备是在自己家里,不构成侵权。但如果是安放在第三人办公室,则就不具备合法性。再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在第三人居室内的两人亲昵的照片就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是在公共场合获取的两人亲昵的照片,就具有合法性。再如,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窃听设备获得的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就不合法,等等。
延伸阅读
结语: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在案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直观地反映了案件的真实情况,并且拥有较强的证明力。然而,取得视听资料证据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法律规定。在取证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只有在合法的范围内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在使用视听资料证据时,必须谨慎对待,避免混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只有确保证据的合法性,才能有效地支持案件的处理和裁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上视听资料的定性和范围包括哪些

视听资料:从证据学上讲,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光盘、电影胶片等反映的图像和声音,以及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当事人举证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视听资料证据被当事人采用。比如,手机...查看全文

听证范围如何确定?

本文介绍了听证的适用范围和一般程序。听证适用于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听证程序包括确定适用范围、发出告知书、确定时间地点和主持人、举行听证会、调查取证、当事人答辩、辩论、最后陈述、...查看全文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以及在法律上如何确定其有效性?

遗嘱公证是否必要取决于遗嘱人的意愿,但公证的效力更高。遗嘱可以写代书、自书、录音或口头形式。遗嘱人需要根据遗嘱类型和生效条件做好准备工作。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遗嘱无效。受欺诈、胁迫或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时,...查看全文

如何评估视听资料的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视听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证明力大小。在离婚时,如果获得合法的录音或偷拍,需要注意安放环境是否合法,以及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规定的证明力要求。对于起诉离婚时照片,只要符合证据的三个性...查看全文

范围及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及标准,包括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就近抢救原则下的非工伤协议医院费用以及因公出差等情况下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应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和住院...查看全文

罚金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罚金适用方式是指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并规定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裁定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与行政罚款、赔偿损失等...查看全文

经济性裁员的范围如何确定

经济裁员的范围包括:1、用人单位是属于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需要裁减人员的。2、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查看全文

法定听证的范围

一、听证的适用范围及程序是什么 1、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查看全文

法定听证的范围?

律师分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听证的范围如下: (1)责令停产停业; (2)吊销许可证,如撤销信封生产监制证书,吊销集邮业务经营许可证; (3)较大数额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 行政机关拟...查看全文

专有出版权的法律属性及其范围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专有出版权是出版单位依据合同取得的在合同有效期内及在合同约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出版图书的专有权利。专有权利是一种独占的权利。这种独占是一种排他的权利,...查看全文

在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时,法律如何进行认定?

根据《民法典》,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先继承,若没有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养子女与生子女、养子女与养子女、系养兄弟姐妹之间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一、关于继承的第一顺序第一继承顺序没有...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律分析: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代理人如何确定其资格范围?

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查看全文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及其确定原则

本文介绍了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基本原则及其三种历史做法:周边限定、绝对限定和有限限定。周边限定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来确定,要求必须根据权利要求书用词的字面意义严格、忠实地进行解释以界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人范围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法定继承人范围的确定方式:_x000D_ 1、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_x000D_ 2、第二顺位继承人包括兄...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律上如何认定

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遗产按顺序继承,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没有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法律上如何规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律分析: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一)配偶(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三)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外祖...查看全文

法律上如何规定继承人的范围?

律师分析: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一)配偶 (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三)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四)兄弟姐妹 (五)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法律上如何规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律解析: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一)配偶 (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三)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四)兄弟姐妹 (五)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