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定金条款无效?

律师回答
摘要:定金条款的无效情形应满足以下条件: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双方的民事行为能力也是重要条件。在合同中,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轻易否认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需要保持审慎态度。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定金条款若存在无效情形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定金条款,并且损害国家利益;定金条款的续签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另外,签订双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一般以8周岁作为重要的民事行为认定依据,8周岁以下一般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至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则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其他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等。
司法实践中,涉及到合同条款的无效,法院或仲裁机构适用的标准较高,一般不会轻易否认合同条款本身的法律效力,在签订任何书面合同文件过程中,需要保持审慎的基本态度。
延伸阅读
定金条款的法律适用范围与无效情形
定金条款是合同中的一项重要条款,用于确保交易的履行和保障双方的权益。然而,在某些情形下,定金条款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根据法律的规定,定金条款可能无效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1.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2.违背公序良俗的;3.违反合同自由原则的;4.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的。此外,如果定金条款的金额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导致其无效。因此,在制定定金条款时,双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免发生纠纷或损失。
结语:在合同中,定金条款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旨在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双方权益的保护。然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定金条款存在一些无效情形。这些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同时,签订合同的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条款的无效应用标准较高,需要谨慎对待。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保持审慎态度,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定金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和损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定金条款无效有哪些情形?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是合同无效或者合同违法。而根据法律对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存在几种具体的情形,分别是以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查看全文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有:行为人欠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与相对人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无效;其他法定情形。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况有:行为人缺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与相对人实施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无效;还有其他法定情形。...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合同格式条款无效?

合同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有:1.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3.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4.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5.意思表示虚假的。 格式条款有哪些...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下定金条款被视为无效?

定金条款无效的情形包括: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2、以虚假意思表示订立;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和第一百五十四条。...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格式条款会被认定为无效?

格式条款无效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具有其他具体法条规定的无效的情形。 格式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查看全文

无效条款包括哪些情形?

格式合同中的无效条款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格式条款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格式条款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在哪些情形下会被判定为无效?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一)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三)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四)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五)意思表示不真...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在哪些情形下会被认定为无效?

格式条款在下列情形下无效:1、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制定格式条款,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提供者免除自身责任,增加对...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约定无效情形有哪些?

律师分析: (1)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一方以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法定无效情形有哪些

格式条款法定无效的情形:1、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2、不合理加重对方义务或排除对方权利;3、意思表示虚假。根据《民法典》第497条,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包括:1、违反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2、不合理地减轻责任、加重对方...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法定无效情形有哪些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查看全文

哪些情形下调解有效?哪些情形下调解无效?

夫妻感情破裂可导致离婚,包括:配偶同居他人、家庭暴力、赌博吸毒等恶习、分居满二年、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形。若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申请,应予准许。...查看全文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律师分析: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4、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5、仲裁...查看全文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4、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5、仲裁...查看全文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仲裁条款无效情形: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4、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5、仲裁...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形有: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条款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条款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条款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有哪些无效情形

法律分析:格式条款无效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具有其他具体法条规定的无效的情形。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格式条款有哪些无效情形

格式条款无效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方提供的格式条款在免除或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方面不合理;一方提供的格式条款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还有其他具体法条规定的无效情形。...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无效情形有哪些

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况有:①签订合同时行为人虚假陈述导致合同条款无效;②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条款无效;③合同条款违背公序良俗,导致合同条款无效;④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导致合同条款无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