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规渊源?

律师回答

律师解答:

1、宪法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 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有关执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以及依据全国人大的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4、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文

件。

5、规章

国务院备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

件称规章。内容限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城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

8、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参加、签订、加入、承认的双边、多边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性质的文件(国际条约的名称,除条约外还有公约、协议,协定、议定书、完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这些文件的内容除我国在缔结时宣布持保留意见不受其约束的以外,都与国内法具有样的约束力,所以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法规的渊源?

律师解答: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5、军事法规和地方规章;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特别行政区的单行经济法规;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10、国家认可的习惯;11、国际条...查看全文

法规渊源?

律师解答: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有: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条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的渊源有哪些

刑法渊源是指刑法权产生的依据和表现形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渊源包括成文的刑法法规和以行政命令形式颁布的有关犯罪与刑法的法律文件。间接渊源则指习惯、判例、解释和学说等。不同国家对刑法渊源的确定范围因国家性质和法系而异。大陆法...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的渊源有哪些

刑法渊源是指刑法权产生的依据和表现形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渊源包括成文的刑法法规和以行政命令形式颁布的有关犯罪与刑法的法律文件。间接渊源则指习惯、判例、解释和学说等。不同国家对刑法渊源的确定范围因国家性质和法系而异。大陆法...查看全文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

律师解答: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多部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利,提出“劳动是人民的光荣”,并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纳入到基本权利范畴。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查看全文

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最高准则。 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是国家的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查看全文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

法律解析: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多部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利,提出“劳动是人民的光荣”,并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纳入到基本权利范畴。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查看全文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

律师分析: 我国劳动法律渊源包括多部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利,提出“劳动是人民的光荣”,并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纳入到基本权利范畴。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查看全文

我国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法律分析:民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形式.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民法渊源是民事法律规范所表现和存在的各种具体形式。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如宪法、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决议、命...查看全文

我国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法律分析:民法的直接渊源包括法律和习惯。在适用顺序上,法律优先于习惯,习惯充当了法律的补充。此处的法律是广义的法律,包括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的渊源有哪些

一、《刑法》的渊源有哪些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渊源是指刑法的表现形式,刑法典是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是最重要的刑法的渊源。 1、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包括目前共有的11个刑法修正案。 【重点】刑法...查看全文

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行政法规、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查看全文

宪法惯例是我国宪法渊源?

律师分析: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利用的,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接受的而实际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宪法惯例的作用基础或者约束力主要是政治道德。是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判例是指法院在宪法争议案中作出的...查看全文

国际法的渊源

法律分析:汉代法律形式 1. 律 2. 令 3. 科 4. 比 1.律.自秦以后,律成为封建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它是由国家制定的,一般以刑法为主的法典.与其他法律形式相比,律有相对的稳定性。法律形式又称法律渊源。...查看全文

国际法的渊源

法律分析:汉代法律形式 1. 律 2. 令 3. 科 4. 比 1.律.自秦以后,律成为封建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它是由国家制定的,一般以刑法为主的法典.与其他法律形式相比,律有相对的稳定性。法律形式又称法律渊源。...查看全文

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有: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条约。 法的渊源是什么? 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查看全文

我国民法的渊源包括什么

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 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①宪法。 ②民事基本法。 ③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查看全文

正式法规渊源?

法律解析: 正式法律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约束力的渊源。这种渊源是国家机关必须用来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据,而不能回避的某些规定,是公民和社会组织寻求国家保护或者避免受到国家制裁的行为准则。例如各种制定法、习惯法、国际...查看全文

正式法规渊源?

法律解析: 正式法律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约束力的渊源。这种渊源是国家机关必须用来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据,而不能回避的某些规定,是公民和社会组织寻求国家保护或者避免受到国家制裁的行为准则。例如各种制定法、习惯法、国际...查看全文

正式法规渊源?

律师解答: 正式法律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约束力的渊源。这种渊源是国家机关必须用来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据,而不能回避的某些规定,是公民和社会组织寻求国家保护或者避免受到国家制裁的行为准则。例如各种制定法、习惯法、国际...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陈安祺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8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